今天給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思路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本文目錄一覽:,1、,混凝土結構的課程設計怎么做,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設計探析?,3、,混凝土結構 課程設計,4、,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步驟,5、,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6、,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有哪些,你看看這個對你有沒有幫助?
今天給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思路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混凝土結構的課程設計怎么做
你看看這個對你有沒有幫助?
本課程設計必須在認真學習教材有關章節的基礎上,仔細閱讀單層工業廠房課程設計任務書,根據所提供的設計條件,包括工程概況,施工技術經濟條件及有關設計參考資料,確定設計步驟,進行設計。
一、 起重機械的選擇:
起重機械的選擇,包括起重機的類型,型號及數量等內容。
1 、起重機類型的選擇
考慮技術上的合理性與先進性,經濟性及現實的可能性;根據廠房的跨度,構件重量,吊裝高度及現場的條件確定。
2 、起重機型號及起重臂長度的選擇
當起重機類型確定之后,還需要進一步選擇起重機的型號及起重機的臂長,使所選起重機的三個工作參數:起重量、起重高度、起重半徑(工作幅度)滿足結構吊裝的要求。
a 、起重量 Q :
所選起重機的起重量必須大于所吊裝構件的重量與索具重量之和。
即: Q ≥ Q 1 +Q 2
其中: Q 2 為索具重量:吊索取 0.1 T ;
橫吊聚、鳥咀架,各取 0.5 T ;
b 、起重高度 H
所選起重機的起升高度必須滿足所吊構件的吊裝高度要求
即, H ≥ h 1 +h 2 +h 3 +h 4 ( 各符號意義參照教材 )
確定構件的吊裝工藝:分別作圖并說明柱、吊車梁、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綁扎、加固等詳細內容;
柱:各列柱均要求以一點綁扎(斜吊綁扎法或直吊綁扎法)采甩旋轉法吊裝的方法、抗風柱可采用一點綁扎滑行法吊裝;
屋架: 12m 跨二點綁扎; 18m 跨采用四點綁扎; 24M 跨采用橫吊梁四點綁扎(橫吊梁為φ 219 × 6 長度 9m 的鋼管橫吊梁)
c 、起重半徑(工作幅度) R
當起重機可以不受限制地開到構件吊裝位置附近去吊裝構件時,對起重半徑沒有什么要求,計算了起重量 Q 及起重高度 H 后,即可查閱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來選擇起重機型號及起重臂長度,并可查得在一定起重量 Q 及超重高度 H 下的工作半徑 R ,作為確定起重機開行路線及停機位置時的參考。
當起重機不能直接開到構件吊裝位置附近去吊裝構件時,對起重半徑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這時便要根據起重量 Q ,起重高度 H 及起重半徑 R 三個參數查閱起重機工作性能表或曲線來選擇起重機的類型及起重臂長度。
同一種型號的起重機可能具有幾種不同長度的起重臂,應選擇一種既能滿足三個吊裝工作參數的要求而又最短的起重臂,但有時由于各種構件吊裝工作參數相差過大,也可選擇幾種不同長度的起重臂。
當起重機的起重臂需跨過已吊裝好的構件上空去吊裝構件時(如本設計需跨過屋架吊裝屋面板),還要考慮起重臂是否會與吊裝好的構件相碰,此時起重機起重臂的最小長度可用數解法或圖解法求出。本設計要求按比例(不小于 1:200 )以圖解確定起重機吊裝最大跨度,最高處(跨中)屋面板時起重機的最小起重臂長度。
當起重臂長不能滿足起吊跨中屋面板要求時,可考慮在起重臂端加設鳥咀架來滿足吊裝屋面板的起吊高度的要求。
起重機的起重臂傾角:α min ≥ 30 °;α max ≥ 77 °。
要求用數解法復核最小起重臂長度。
對少數有能力的學生,當選定吊裝中屋面板的起重臂后,可以圖解法復核在該臂長及傾角條件下可否滿足吊裝最邊緣一塊屋面板的要求。
注:選擇起重機型號時,起重量 Q 可能小于構件的重量和吊索家具之和。當超載量 10% ,其它條件均滿足吊裝構件的要求時,可不作起重機整機穩定性驗算,但為了確保吊裝構件時的安全,必須提出可靠的保證性措施。
二、確定廠房結構的吊裝方法:
?
三、現場預制構件的平面布置與起重機開行路線:
構件采用分件吊裝法,柱與屋架在現場預制,其余構件由預制廠制作,運到現場排放后吊裝。
1 、起重機開行路線
根據所選取的吊裝各列柱的起重半徑,均小于所在跨度的一半,所以,吊裝柱時需跨邊開行,吊裝梁系時,亦在跨邊開行。吊裝屋面結構時則在跨中開行。
2 、構件的平面布置:按設計要求分別考慮預制階段及吊裝階段的布置。
a 、預制階段平面布置:
柱:柱的現場預制位置,即為吊裝階段就位排放位置,所以應按吊裝工藝要求進行平面布置,各列柱均按旋轉法吊裝,斜向跨內式跨外排放;抗風性用滑行法吊裝,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排放。
屋架:在跨內平臥疊層預制,每疊三 ~ 四榀,盡可能考慮現場的實際情況,滿足預應力屋架抽管,穿筋及張拉所需場地要求,為了便于屋架的扶直排放,??紤]采用斜向布置。
b 、構件吊裝前的排放平面布置:
由于柱在預制階段即已按吊裝階段的排放要求進行布置,當預制柱的混凝土強度達到吊裝要求后,即可先行吊裝,以便空出場地布置其它構件,故吊裝階段的排放布置是指柱已吊裝完畢,其它構件如屋架的扶直排放,吊車梁和屋面板的運輸排放等。
屋架:屋架扶直后應立即進行排放:本設計要求 24 m 跨和 18 m 跨的屋架采用靠柱邊斜向排放。第一榀屋架考慮抗風柱可能已經吊裝,故應后退至②軸踐屋架排放位置附近排放。 12m 跨的屋架可考慮屬采用 3 、 4 榀為一組靠柱邊順軸線縱向排放。
吊車梁、連系車梁可在其吊裝位置的柱列附近排放,可跨內或跨外。亦可考慮隨運隨吊。
屋面板,可布置在跨內或跨外。
根據以上方案,分別繪制起重機吊裝柱,梁系及屋蓋系統的開行路踐,并表示出停機點。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設計探析?
在我國現在的多高層建筑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應用最普遍,其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最常用的結構形式。依據GB500202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和GB5001122001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范,對抗震等級的選取,振型組合數的合理選取,軸壓比限值等問題的計算容易被設計人員,進行初步探討,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可供設計人員參考。
一、概述
在我國現在的多高層建筑中,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是最常用的結構形式。因為其具有足夠的強度,良好的延性和較強的整體性,目前廣泛用于地震設防地區。
在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設計過程中,筆者通過切身體會,總結歸納了一些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問題。較常見的有在結構施工圖中將場地類別寫成了場地土類別,結構設計使用年限與建筑施工圖不一致,抗震措施和抗震構造措施不明確,柱縱筋在基礎內錨固長度不足,周期該折減而未折減等,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框架結構的耗能機理
框架結構主要是以壓彎構件——豎向框架柱和以彎剪構件——水平框架梁組成的。實際工程計算的例子表明,框架結構的延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框架梁和框架柱構件本身的延性和屈服彎矩。
在地震作用下,框架結構每經過一個循環,加載時先是結構吸收或儲存能量,卸載時釋放能量,但兩者不相等。兩者之差為結構或構件在一個循環中的“耗失能量”(耗能),也即一個滯回環內所含的面積。結構吸收的地震能量可以由力——位移曲線所包圍的面積來表示。
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中的兩個注意問題
(一)抗震等級的選取
對于乙類建筑,建筑抗震設計規范3.1.322規定:地震作用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但是抗震措施(主要體現為抗震等級)在一般情況下,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實際設計中經常發生抗震等級選錯的情況,如:位于8度區的某乙類建筑,應按9度由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表6.1.2確定,為一級抗震等級。
(二)振型組合數的合理選取
應按以下規則選取:對于較高層建筑,當不考慮扭轉耦聯時,振型數應不小于3;當振型數多于3時,宜取為3的倍數(由于程序按3個振型一頁輸出),但不能多于層數。當房屋層數不大于2時,振型數可取層數。對于不規則建筑,當考慮扭轉耦聯時,振型數應不小于9,但不能超過結構層的3倍,只有定義彈性樓板且按總剛分析法分析時,才可以取更多的振型。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在條文說明中明確指出:振型數可以取振型參與質量達到總質量90%所需的振型數。
目前satwe等程序已有這種功能,這是一個重要指標。如:對于某一建筑,選取的振型數為15,但振型參與質量系數只有50%,說明振型數取得不夠,可能由于此建筑過于復雜或由于某些桿件不連續導致局部震動引起的,應仔細復核。
四、獨立基礎拉梁的問題
當基礎埋置較深,為了減小底層柱計算高度及底層側向位移,可在±0.000附近設置基礎拉梁,但不宜按構造設置,宜按照框架要求設計,應注意此時需將板厚取為0,定義彈性結點,按總剛分析法分析計算,且基礎應設成短柱基礎。
五、構造方面的若干問題
(一)框架梁的通常面積配筋率ρsv不滿足規范要求
GB500102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1.3.9明確規定了最小面積配筋率,容易被忽視。如:二級框架,500mm×800mm,C40,非加密區箍筋8@200,四肢箍要求ρsv≥0.28ft/fyv=(0.28×1.71)/210=0.00228,實際ρsv=(50.3×4)/(200×500)=0.002000.00228,不滿足設計規范。
(二)當框架梁端縱向受拉筋配筋率大于2%時,箍筋直徑沒有增大2mm
設計中經常碰到梁端縱向受拉筋配筋率大于2%的情況,往往不注意GB500102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1.3.623的規定,導致箍筋直徑偏小。如:某二級框架梁截面尺寸為250mm×400mm,梁端負筋為4Φ25,混凝土為C30,箍筋為2%,故箍筋直徑應至少為10mm,原配箍筋直徑偏小。
(三)框架梁加密區箍筋肢距不滿足規范要求
如:寬300mm框架梁,箍筋為10@100,兩肢箍,此時箍筋肢距為260mm。當抗震等級為1級~3級時,不滿足GB500102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1.3.8的規定,應在加密區范圍內加一根拉筋,成三肢箍,可滿足要求。
(四)框架柱縱筋間距和凈距不滿足規范要求
按GB500102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10.3.123和11.4.13的規定,框架柱縱筋的凈距不宜小于50mm,且當柱截面尺寸大于400mm時縱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邊柱有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特別是當邊跨較長,柱的計算長度較長,沿邊跨方向框架的抗側剛度較弱時。這時框架柱邊跨方向計算配筋較大,另一方向配筋較小,如某框架柱高7.0m,截面尺寸為500mm×700mm,短邊配8Φ25,長邊配4Φ25,兩方向均不滿足規范要求。
(五)地下室頂板厚度不夠
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6.1.4的規定,當作為上部嵌固部位時,應避免開大洞口,采用現澆結構,且板厚不宜小于180mm,實際設計中在此種情況下經常會忽視此條規定,導致板厚偏小。
(六)短柱位置未明確
樓梯平臺梁或者雨篷梁支撐在框架柱上,容易形成短柱,應按要求全長加密箍筋??蚣芡鈬畛鋲﹂_窗,由于窗臺處砌體對框架柱作用,容易形成短柱,也應全長加密。若不加密,可將砌體墻與框架柱設成柔性連接(如:墻柱之間留有縫隙,填充一些松散材料,但應有鋼筋與柱拉結),或從邊框梁處出挑挑耳,上砌砌體填充墻,消除對框架柱的作用。
六、關于框架結構電梯井的問題
由于在地震作用下高層框架結構的位移較難控制,而多層框架結構的位移控制要比其容易許多,故對于多層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電梯井,完全可以采用框架加填充墻形式,只是這時應加密填充墻構造柱,且應注意加強電梯井周圍的框架梁柱的配筋,因其剛度影響在計算中無法反映出來。若要將電梯井做成鋼筋混凝土形式,由于井筒會吸收較大地震力,相應減少框架部分吸收的地震力,則框架部分偏于不安全,且井筒基礎設計也較為困難,故應對整個結構按有無鋼筋混凝土井筒分別計算,取最不利結果配筋,且對井筒墻壁采取做薄墻厚、構造配筋、開豎縫、開計算洞等辦法來弱化電梯井剛度。這樣的墻體布置,在地震作用下不至于由于電梯井筒的破壞,而導致結構整體喪失穩定性。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混凝土結構 課程設計
參考一下下面這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形樓蓋課程設計任務書 一、設計目的 l、了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一般程序和內容; 2、了解單向板肋梁樓蓋的荷載傳遞途徑及計算簡圖; 3、熟悉彈性理論和塑性理論的設計方法; 4、了解內力包絡圖及材料圖的繪制方法; 5、掌握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表達方式。 二、設計資料 l、結構形式 某倉庫為內框架承重體系的多層磚混結構,采用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結構平面布置圖如圖1-1所示。外墻為370mm厚磚砌體,內框架為400X400mm鋼筋混凝土柱。圖示范圍內不考慮樓梯間。 2、樓面構造 30mm厚水磨石地面(12mm厚面層,18mm厚水泥砂漿打底),板底有15mm厚石灰砂漿抹灰?,F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3、荷載 永久荷載:包括梁、樓板及構造層自重。鋼筋混凝土容重為25kN/m3,水泥砂漿容重20 kN/m3,石灰砂漿容重17 kN/m3,水磨石地面容重0.65 kN/m2,分項系數γG=1.2。 可變荷載: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7 kN/m2,分項系數γQ=1.3。 4、材料 混凝土:C20 鋼 筋:板 HPB235級 梁 主筋HRB335級,箍筋HPB235級 三、設計內容 l、結構布置 確定柱網尺寸,布置主次梁,選擇構件截面尺寸,繪制樓蓋結構平面布置圖。 2、梁板的設計 1) 板的設計 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計算板的內力,進行板的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繪制板的配筋圖。 2) 次梁設計 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計算次梁的內力。計算次梁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繪制次梁的配筋圖。 3)主梁設計 按彈性方法計算主梁的內力,繪制主梁的彎矩、剪力包絡圖,根據包絡圖計算主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并繪制主梁的抵抗彎矩圖及配筋圖。 3、繪制結構施工圖 繪制樓蓋結構平面布置圖,板配筋布置圖及主梁、次梁配筋詳圖,主梁的抵抗彎矩圖,并作鋼筋明細表,最后完成樓蓋施工圖兩張。 四、基本要求: 1、完成結構計算書一份。要求內容完整,書寫整齊,計算成果盡量表格化,并裝訂成冊。 2、樓蓋施工圖采用2號圖紙。要求內容完整,比例適當,表達規范,圖面整潔。
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步驟
第1章 梁板結構設計
1.1現澆單向板肋梁樓蓋
1.1.1概述
1.1.2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板的計算方法
1.1.3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板的配筋計算及構造要求
1.2雙向板肋梁樓蓋
1.2.1雙向板的內力計算
1.2.2雙向板的截面設計與構造要求
1.3無梁樓蓋
1.3.1無梁樓蓋的受力特點
1.3.2無梁樓蓋的內力計算
1.3.3無梁樓蓋的截面與構造
1.4裝配式樓蓋
1.4.1裝配式樓蓋設計概述
1.4.2空心預制板的計算及構造
1.4.3鋪板式樓蓋的連接構造處理
1.5樓梯設計
1.5.1樓梯的幾種結構形式
1.5.2板式樓梯的設計方法及構造
1.5.3梁式樓梯的計算與構造
1.5.4其他樓梯形式結構設計簡述
1.6懸挑構件設計
1.6.1雨篷設計
1.6.2屋面懸挑板設計及構造處理
1.6.3懸挑梁的設計及構造
1.7思考題
1.8大作業
第2章 單層廠房排架結構
2.1概述
2.1.1排架結構
2.1.2剛架結構
2.2排架結構的組成與布置
2.2.1排架結構的組成
2.2.2排架結構的布置
2.3排架結構的構件選型
2.3.1屋蓋構件
2.3.2吊車梁及柱
2.3.3圈梁、連系梁及基礎粱
2.3.4基礎
2.4排架結構的內力分析與內力組合
2.4.1計算簡圖
2.4.2荷載計算
2.4.3內力分析
2.4.4內力組合
2.5排架柱的設計
2.5.1柱的計算長度
2.5.2柱的吊裝驗算
2.5.3牛腿設計
2.5.4預埋件設計
2.6柱下單獨基礎設計
2.6.1軸心受壓基礎
2.6.2偏心受壓基礎
2.6.3基礎的構造要求
2.7廠房的支撐系統及構造簡述
2.7.1屋蓋支撐
2.7.2柱間支撐
2.8鋼筋混凝土屋架設計與構造
2.8.1鋼筋混凝土屋架設計要點
2.8.2節點構造
2.8.3屋架翻身扶直與吊裝的驗算
2.9排架設計中的常見問題及分析
2.9.1縱向柱距不等的排架內力分析
2.9.2吊車梁反力差引起的縱向力矩My
2.10輕型鋼結構屋蓋單層廠房設計
2.10.1輕型鋼結構屋架的形式
2.10.2輕型鋼結構屋架的設計計算特點
2.11思考題
2.12習題
第3章 排架結構計算機輔助設計
3.1計算機輔助設計——PK軟件簡介
3.1.1軟件應用范圍
3.1.2計算參數的確定
3.1.3荷載組合及內力計算原則
3.1.4數據文件輸入規則
3.1.5排架柱配筋計算技術條件
3.1.6框排架繪圖功能及主要技術條件
3.2 PK操作與數據文件
3.2.1框架數據文件
3.2.2排架、框排架數據文件
3.2.3排架結構計算輸出結果說明
3.2.4繪圖數據輸入文件
3.2.5操作步驟
3.3單層廠房設計算例
3.3.基本資料
3.3.2結構計算書
3.4單層鋼筋混凝土工業廠房結構課程設計任務書
第4章 多層與高層建筑結構
4.1多層與高層建筑結構概念設計
4.1.1多層與高層建筑結構的定義
4.1.2多高層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一般規定
4.2結構體系的分類及其結構布置原則
4.2.1結構體系的分類
4.2.2多高層建筑結構的結構布置原則
4.3框架結構設計
4.3.1框架結構的計算簡圖
4.3.2荷載計算
4.3.3框架結構的內力分析
4.3.4框架結構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的近似計算
4.3.5框架結構最不利內力組合
4.3.6框架結構的構造設計
4.4剪力墻結構設計
4.4.1剪力墻結構、截面尺寸選擇
4.4.2剪力墻結構的布置原則
4.4.3剪力墻的分類與受力特點
4.4.4剪力墻的內力和位移計算
4.4.5剪力墻的分類界限判別
4.4.6剪力墻截面承載力計算及構造設計
4.4.7連梁的截面設計及構造
4.5框架一剪力墻結構設計
4.5.1框架一剪力墻結構的變形及受力特點
4.5.2框架一剪力墻結構布置一般原則
4.5.3框剪結構的內力分析
4.5.4框架一剪力墻結構的截面與構造設計
4.6簡體結構與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設計概論
4.6.1簡體結構設計原則
4.6.2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設計原則
4.7思考題與作業
第5章 多高層建筑結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5.1多高層建筑結構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5.1.1常用計算機結構輔助設計程序的選擇
5.1.2關于結構底部的嵌固部位的確定
5.1.3計算簡圖的處理
5.1.4總信息中幾個重要參數的確定
5.1.5內力計算結果的分析、判斷
5.1.6根據計算結果對結構進行調整
5.2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算例
5.2.1工程概況及計算簡圖
5.2.2設計條件
5.2.3荷載標準值
5.2.4框架荷載及內力計算
5.2.5第②軸框架梁的內力組合及配筋計算
5.2.6框架柱的最不利組合內力及縱向受力鋼筋計算步驟
5.3剪力墻結構算例
5.4思考題與作業
第6章 組合結構設計
6.1概述
6.1.1壓型鋼板與混凝土組合櫪
6.1.2組合梁
6.1.3型鋼混凝土結構
6.1.4鋼管混凝土結構
6.1.5外包鋼混凝土組合結構
6.1.6其他新型組合結構形式
6.2壓型鋼板與混凝土組合樓板
6.2.1壓型鋼板的形式
6.2.2組合板的計算
6.2.3組合板的構造要求
6.3鋼一混凝土組合梁設計
6.3.1概述
6.3.2組合梁設計
6.3.3組合梁的構造要求
6.4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
6.4.1概述
6.4.2受壓短柱的工作性能
6.4.3單肢柱的受壓承載力計算
6.4.4軸心受壓短柱的極限分析
6.4.5單肢柱的受壓承載力
6.5思考題與作業
附錄
附表1 單階柱柱頂反力與位移系數表
附表2 等截面等跨連續梁在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作用下的內力系數表
附表3 雙向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和彎矩系數表
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
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
1、初定結構方案,一般是結構總工與建筑設計人員商定
2、做初步設計,結構設計人員根據建筑初步設計圖紙,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構件結構尺寸,并在PKPM中試算,基本能達到規范要求的各項指標后,出初步設計圖紙。
3、做施工圖設計,根據建筑提供的建筑圖,在PKPM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計算通過后開始畫施工圖。
4、個別地方需要手算,比如說懸挑檐口,懸挑雨篷,女兒墻,擋土墻或者個別的。
5、一般來說,梁高的經驗取值為跨度的1/12,單項板板厚為跨度的1/30。
擴展資料
結構選型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應選擇合理的結構形式。根據結構受力特點,常用的建筑結構形式有:混合結構、框架結構、框架一剪力墻結構、剪力墻結構(一般剪力墻結構、筒體剪力墻結構、筒中筒剪力墻結構)等。
混合結構主要是墻體承重,由于取材方便,造價低,施工方便,我國廣泛地應用于多層民用建筑中,但砌體結構承載力低、自重大、抗震性能較差,一般用于7層及7層以下的建筑。
框架結構是由梁、柱構件通過節點連接形成的骨架結構,框架結構的特點是由梁、柱承受豎向和水平荷載,墻體起維護作用,其整體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結構,且平面布置靈活。
可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也可構成豐富多變的立面造型,但隨著層數和高度的增加,構件截面面積和鋼筋用量增多,側向剛度越來越難以滿足設計要求,一般不宜用于過高的建筑。
現澆框架結構適用最大高度見表1—1??蚣芤患袅Y構是在框架中設置一些剪力墻,既能滿足平面布置靈活,又能滿足結構抗側力要求,一般常用于10~25層的建筑中。
剪力墻結構是依靠剪力墻承受豎向及水平荷載,整體性好、剛度大、抗震性能好,常用于20~50層的高層建筑。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
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一. 確定結構方案與結構布置
1. 結構選型 是否選用框架結構應先進行比較。根據何廣乾的模糊評判法,砼結構8~18層首選框剪結構,住宅、旅館則首選剪力墻。對于不需要電梯的多層采用框架較多。 2. 平面布置 注意L,l,l’,B的關系。
3. 豎向布置 注意高寬比、最大高度(分A、B兩大類,B類計算和構造有更嚴格的要求),力求規則,側向剛度沿豎向均勻變化。
4. 三縫的設置 按規范要求設置,盡量做到免縫或三縫合一。
5. 基礎選型 對于高層不宜選用獨立基礎。但根據國勤兄的經驗,對于小高層當地基承載力標準值300kpa以上時可以考慮用獨基。 6. 樓屋蓋選型
高層最好選用現澆樓蓋
1) 梁板式 最多的一種形式。有時門廳,會議廳可布置成井式樓蓋,其平面長寬比不宜大于1.5,井式梁間距為2.5~3.3m,且周邊梁的剛度強度應加強。采用扁梁高度宜為1/15~1/18跨度,寬度不超過柱寬50,最好不超過柱寬。
2) 密肋梁 方形柱網或接近方形,跨度大且梁高受限時常采用。肋梁間距1~1.5m,肋高為跨度的1/30~1/20,肋寬150~200mm。
3) 無梁樓蓋 地震區不宜單獨使用,如使用應注意可靠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剪力墻或支撐。 4) 無粘結預應力現澆樓板 一般跨度大于6m,板厚減薄降低層高,在高層中應用有一定技術經濟優勢。在地震區應注意防止鋼筋端頭錨固失效。 5) 其他
二. 初步確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材料強度等級
1. 柱截面初定 分抗震和非抗震兩種情況。對于非抗震,按照軸心受壓初定截面。對于抗震,Ac=N/(a*fc) N=B*F*Ge*n B=1.3(邊柱),1.2(等跨中柱),1.25(不等跨中柱) Ge=12~15kN/m2 a為軸壓比 fc為砼抗壓強度設計值 F為每層從屬面積 n為層數??蚣苤舷陆孛娓叨炔煌瑫r,每次縮小100~150為宜。為方便尺寸標注修改,邊柱一般以墻中心線為軸線收縮,中柱兩邊收縮。柱截面與標號的變化宜錯開。
2. 梁截面初定 梁高為跨度的1/8~1/14,梁寬通常為1/2~1/3梁高。其余見前述。對于寬扁梁首先應注意滿足撓度要求,否則存在梁板協調變形的復雜內力分析問題。梁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蚣芰簩挷灰诵∮?/2柱寬,且不小于250mm??蚣芰旱慕孛嬷行木€宜與柱中心線重合,當必須偏置時,同一平面內的梁柱中心線間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該方向的1/4。
3. 砼強度等級 一級現澆不低于C30,其余不低于C20。
三. 重力荷載計算
1. 屋面及樓面永久荷載標準值 分別計算各層 2. 屋面及樓面可變荷載標準值 3. 梁柱墻門窗重力計算
4. 重力荷載代表值=自重標準值+可變荷載組合值+上下各半層墻柱等重量
可變荷載組合值系數:雪、屋面積灰為0.5,屋面活荷載不計,按實際考慮的各樓面活荷載為1。將各層代表值集中于各層樓面處。
四. 框架側移剛度計算
計算梁柱線剛度,計算各層D值,判斷是否規則框架。分別計算框架縱橫兩個方向。
五. 計算自振周期
T1=(0.6或0.7)X1.7Xsqrt(Ut)
Ut___假想把集中在各層樓面處的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為水平荷載而算得的結構頂點位移。0.6或0.7為考慮填充墻的折減系數。對于帶屋面局部突出的房屋,Ut應取主體結構頂點位移,而不是突出層位移。此時將突出層重力荷載折算到主體結構的頂層。 Ge=Gn+1(1+1.5h1/H)+G n+2(1+1.5(h1+h2)/H) 分別計算縱橫框架。
六. 風荷載作用下彈性位移驗算
對于框架結構應將所得的分布風荷載按靜力等效的原則化為樓面處的集中荷載,以便于內力計算。由水平集中風荷載計算內力及位移(D值法),檢查是否滿足層間位移及頂點位移要求。如不滿足,應返回修改梁柱截面尺寸強度等級。應分別計算縱橫向框架內力位移。
七. 多遇地震作用下彈性位移驗算
40m以下采用底部剪力法等計算水平地震作用,T11.4Tg時考慮頂部附加地震作用。計算各質點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地震作用下位移驗算。檢查是否滿足彈性位移限制,如不滿足應返回修改梁柱截面尺寸強度等級。D值法分別計算縱橫向框架內力位移。
八. 豎向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
活荷載不利布置。當活荷載與恒載之比不大于1時可按滿布考慮,跨中彎矩乘1.1~1.2系數予以調整。常用彎矩分配法計算縱橫向框架內力。對計算出的內力進行彎矩調幅。
九. 內力組合 60m及9度以下幾種組合方式
1. 1.2恒+1.4活
2. 1.2恒+0.9*1.4(活+風) 3. 1.35恒+1.0活
4. 1.2恒+1.3地震水平力
通常 1.2恒+1.4風 不起控制作用
十. 豎向荷載作用下樓屋蓋設計
十一. 梁柱截面配筋 節點構造 框架柱首先驗算軸壓比,剪跨比,如不滿足要求應調整截
面和等級。柱端彎矩設計值的調整(梁柱節點,柱腳彎矩節點調整),以符合強柱弱梁;柱端剪力值調整以符合強剪弱彎;角柱地震作用效應調整以抗扭轉引起角柱內力增大。梁抗彎截面設計取抗震和非抗震彎矩大值進行配筋。注意跨中彎矩不小于1/2(按簡直梁計算的跨中彎矩)。梁的斜截面設計注意驗算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十二. 基礎設計
十三. 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層彈塑性變形驗算
7度區豎向不規則,3,4類場地考慮。7~9度樓層屈服強度系數小于0.5時的框架結構應進行薄弱層的抗震變形驗算。其余見規程。12層以下有簡化計算方法。如不滿足變位角限值,應重新調整梁柱截面配筋。所謂豎向不規則即為下層剛度小于上層相鄰的70%,承載力小于上層80%
從拿到建筑圖到出圖的步驟是怎樣呢?發表于 2007-11-10 20:09:50 類別:土木工程從拿到建筑圖到出圖的步驟是怎樣呢?
1 有了最初的條件圖(往往還是很粗的,可能還只有標準層平面),首先好好看看建筑圖,平面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和建筑協調,憑經驗大致確定柱墻的布置(我們這里這個步驟主要還是總工做的,我們看試算結果再調整)。 2 根據建筑dwg圖布置軸網,軸線盡量考慮好梁偏位(比如樓梯口用200梁,我軸線就退100;以后pkpm里輸梁到出模板圖就可以減少工作量)。軸網畫好轉到pkpm,柱梁我是習慣在pkpm里輸。
3 接著開始試算,試算的目的就是大致確定柱墻布置,一些總的指標通過。所以不用非常細,比如輸個標準層和屋面層就行了,柱梁偏位不用管。荷載也不必太精確,墻體材料要讓建筑確定,查得容重,高度取(層高-400),至于外墻門窗按開洞大小估算下按0.7或0.8折算就行了,100內墻門窗洞就不折減了,一來稍微增加點安全系數,二來框架柱梁配筋主要還是受地震影響(高層風荷載影響也大)。然后根據試算出來的位移、周期、軸壓比、配筋進行調整。 4 試算通過后,然后就要比較細的調整電算了。像柱梁的偏位,確定柱墻收幾次截面相應增加標準層,小屋面建模,還有陽臺梁高、外圈梁高等和建筑商量好。然后計算,看看總的指標是不是還是滿足(一般變化不會太大),然后主要就要看配筋圖調整柱、梁的截面。柱收完截面后要看看軸壓比合不合適,配筋較大的再調整截面;梁要看看配筋率是否合適,過大的在滿足建筑要求前提下加大截面減少配筋。調好電算就可以把柱墻反提給建筑。
5 電算調好接著就要開始畫施工圖了。調好模板后,我一般按板-柱-梁-樓梯、大樣的順序畫。我覺得就算建筑再有調整,影響最小的就是板圖了,有地下室的話底層柱墻也要優先畫好。
板圖:基本就是用pm設置好參數生成后修改修改,大小板相鄰時大板的負筋一般把小板拉通,衛生間之類小板可以雙向拉通,其他可以在說明里注明一些未注明的板厚、板筋、負筋長度之類的使圖面干凈些。
柱墻圖:柱挺簡單的,根據角筋、配筋、箍筋配就行了,注意有些柱要全長加密,像八度區的框架柱角柱、貼著窗邊或柱截面高形成的短柱。墻么除了配筋值還要算算體積配箍率,不過做過幾次不同標號、墻厚的以后就可以直接復制來用了。
梁圖:編號的話看習慣了,主要是要讓看圖的容易看懂,方便查找??蚣芰何覀儼摧S號編,比如A軸有2段分別4跨,就編KLA1(4),KLA2(4);12軸有2段分別4跨,就編KL12-1(4),KL12-2(4)。次梁不多可以編張梁表,多的話按一個順序編下來,比如從左到右再從上到下。支座筋雖然兩邊會不同,但一般都是拉通配一樣的,一來施工方便,不會造成梁柱節點鋼筋過密;二來你錨入柱內也還需要下彎長度,比拉通過去也省不了多少。pkpm生成的梁圖問題很多的,我一般是拿來當個模板,根據配筋圖重新配的。
關于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思路和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組織設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