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建筑工程結構加固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本文目錄一覽:,1、,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程序與原則?,3、,建筑結構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4、,建筑結構加固知識,工程人再不懂就沒飯碗了,5、,各種建筑結構加固方法的原則?
今天給各位分享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建筑工程結構加固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程序與原則?
建筑結構的維修加固改造是指既有建筑在全壽命使用期內,在科學的檢測鑒定基礎上,采取合理的維修加固措施,或通過結構改造,以提高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滿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保證建筑節能與環保,延長建筑物安全使用壽命。其中既包括了對既有建筑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后的加固,也包括了對既有建筑的性能維護,還包括部分新建筑的使用功能改造以及設計、施工造成的損害補救等等,對此開展研究,有利于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符合建筑“四節”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工作的要求。
1.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行業的發展前景
據初步統計,我國既有建筑物的總量(包括城鎮房屋建筑、工業建筑等)約400多億平方米。一些專家估計,約有30~50%的建筑物出現安全性失效或進入功能退化期,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是一新興的學科與行業,具有令人矚目的發展前景和潛力,上世紀末美國勞工部門預測,建筑維修加固改造業在21世紀仍是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的九大行業之一。目前,美國維修加固改造現有建筑物的費用已高達近六萬億美元,1980年美國建筑維修改造工程已占其全部工程的三分之一。丹麥用于維修加固改造與新建工程投資比例為6:1。1983年,瑞典用于維修改造的投資占建筑業總投資的50%,中國比上述發達國家發展晚,同濟大學朱伯龍教授預言:“對建筑業來說,21世紀將是建筑改造的世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建設節約型社會不允許無限度地鋪攤子占用大量耕地搞建設。舊城改造、舊建筑物的維修加固、拓展應用是城市建設的必然選擇之一。通過對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來增層、擴建、改變用途,使舊建筑煥發新活力。工程中的缺陷可能源自于劣質的材料或施工中的疏忽,甚至是設計的錯誤、有害環境的侵蝕或混凝土等材料的老化,這些缺陷的處理需要結構維修和加固,對舊建筑不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也需要進行結構的抗震加固。
作為新興行業,其發展的障礙主要是技術儲備不足而新手眾多,迫切需要開展研究與實踐工作,以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淄博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成立了結構工程維修加固改造研究課題組,結合工程設計實踐活動開展對建筑物維修、加固改造成套技術的研究,在近十年的研究實踐中,逐漸學習、探索、總結、歸納了一系列常用的一般建筑物維修加固改造的方法與技術。在對這一課題的研究過程中,先后發表關于建筑物維修改造加固技術及應用的專業論文七篇,獲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三項,完成建筑物維修加固改造設計工程實踐二十余項,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程序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結合不同工程實際,總結一般建筑結構維修加固的程序如下.按照科學的程序進行,可以保證建筑結構的維修加固改造不走彎路,避免漏項,制定合理的方案,取得較好的效益。
2.1收集維修加固改造建筑結構相關資料
收集被維修加固改造建筑結構的相關資料,主要包括設計資料和施工資料、設計施工變更資料、建筑用材料資料、竣工和驗收資料、使用過程的有關情況、發現的質量問題、業主新的使用要求等。
2.2建筑結構和構件的質量鑒定、材料性能的檢測
對建筑結構進行完損性和安全性鑒定,從而為維修加固改造提供依據。完損性主要是指建筑結構目前的破損狀態,以外觀檢查為主;安全性主要是指構件和結構的安全程度,以內力分析和截面驗算為主;在地震區,對舊建筑結構尚應進行抗震性能鑒定。
對結構或構件所用材料有懷疑時,應進行結構材料的有關性能檢測,以獲得材料的實際強度等性能的指標數據。
檢測和鑒定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和鑒定單位完成,并出具檢測報告和鑒定意見書,檢測報告和鑒定意見書做為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依據之一。
2.3制定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方案
制定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方案應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主要依據是建筑結構的使用功能要求,有關的國家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可能實施的維修加固改造施工條件等。
維修加固改造方案的制定是一項高技術的系統工作,應進行方案的對比和優化,選擇產出投入比較高、簡便易行、質量易于保證、環境效益較好的方案實施。
2.4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設計
根據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方案進行施工圖設計,此時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是新舊建筑結構的連接及協同工作,應考慮施工的可行性,盡量詳細地提出施工注意事項和施工先后順序。
2.5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的施工
施工應由具備相應專項施工資質的隊伍完成,施工前應制定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措施,切實保證施工期間人員和建筑物的安全,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與原設計不符情況和安全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業主和設計單位,采取處理措施。
2.6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過程的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
施工過程應委托有相關經驗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設計人員也應經常去施工現場了解施工情況,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參加相關部位的分部分項驗收和竣工驗收,對重要工程或工程的關鍵重要部位應在加固施工完成后進行一些現場檢測。
竣工后應提醒業主定期對加固改造部位檢查工作狀態,第一次檢查時間不大于10年。平時使用過程中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
3.建筑結構維修加固改造設計的基本原則
3.1建筑結構的維修加固改造設計應由專業人士承擔
建筑結構是否需要加固,應經結構可靠性鑒定,專家依據有關規范規程標準提出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書可以做為結構維修加固改造設計的依據之一。由于建筑結構加固設計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遠比新建工程多而復雜,況且還要考慮業主的種種要求,因此,承擔維修加固改造設計的人員除具有較強的結構理論、明晰的結構概念外,還應具備較為豐富的工程經驗才能夠全面系統地分析問題,提出較為合理的結構加固設計方案。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的原則有哪些?
毫無疑問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當某些構件不滿足安全度要求時必須進行結構加固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然而結構體系加固往往會被忽視。例如:局部構件加固后引起剛度和強度分布情況的變化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應從整個結構體系安全來考慮。還有,結構構件之間連接的加固對結構整體性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建筑局部加固與整體加固
當對局部構件加固后不影響整個結構體系的受力性能時,可以進行局部結構加固,例如設備爆炸引起局部梁、板的破壞,這時只要將受破壞的梁板加固到原有抗力就可以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了。當建筑結構整體都不滿足要求時,例如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側向變形宜對建筑結構整體進行加固。
建筑臨時加固與結構永久加固
臨時加固的要求可以降低一些,永久加固的要求應高一些。
抗震加固設計還應考慮以下問題
1)抗震加固設計時結構的剛度和強度分布要均勻,避免出現新的薄弱層口。
2)抗震加固設計時豎向受力構件要連續,保證傳力路線明確。
3)抗震加固設計時由于加固后使結構自振特性改變而引起地震作用的加大。
4)抗震加固設計時增設構件或加強原有構件,均要考慮減少整個結構扭轉效應的可能性。
5)抗震加固設計時加強薄弱部位的抗震構造。
6)抗震加固設計時要使結構的受力狀態更加合理,防止構件發生脆性破壞,消除不利于抗震的強梁弱柱、強構件弱節點等受力狀態。
7)抗震加固設計時要考慮建設場地的影響,針對建筑的場地條件的具體情況,加固后的結構要選擇地展反應較小的結構體系,避免加固后地震作用的增加超過結構抗震能力的提高。這是因為,根據震害經驗和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論,在堅硬場地上剛度較大結構的地震反應較大,在軟弱場地上剛度較小柔性較大的結構地震反應較大。因此在抗震加固設計中要利用這一概念,通過調整結構的剛度來改變結構的地震作用,以達到滿足設計要求的目的。
8)抗震加固設計時采用抗震新技術進行加固。采用比較成熟的抗震加固新技術可以從總體上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應大力提倡。美國和日本在這方面已進行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了大量的工作,國內也有一些工程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在這一方面目前可以應用的技術和措施有:基礎隔震(包括層間隔震),增設抗震耗能支撐或抗震耗能剪力墻,采用主動控制或混合控制技術。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建筑結構加固改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在建筑加固行業中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建筑結構加固改造已經是一件很常見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的工程?,F在的建筑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會存在一些問題,建筑結構的使用功能已經滿足不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了需求,就要對建筑結構做加固改造處理。在建筑加固改造中,有一些原則是需要遵守的,這樣才能確保建筑加固改造的效果。下面加固之家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建筑結構加固改造的四大原則。
1.加固前先鑒定的原則
對建筑結構進行加固前應先對該建筑進行安全評定,全面的了解建筑結構設計是否符合結構設計規范標準,構造措施、各種材料性能是否滿足《建筑抗震監定標準》的最低要求,對建筑進行一級鑒定, 若一級鑒定不滿足則需進行二級承載能力安全鑒定。
在進行二級鑒定時需采用結構構件的實際強度值,并根據計算結果對建筑進行承載能力安全判定,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構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鑒定是結構構件進行加固的前提,只有全方位的了解結構,對結構構件乃至于建筑整體有全方面的把握,才能更好的選擇加固方案,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
2.結構體系整體效應原則
在加固設計時應全面考慮單根構件對整體結構的影響,不能僅僅局限于單根構件加固后自身的安全性,而忽略了其對其他構件的影響。
當對建筑進行加固時,不能單獨針對于危險構件進行加固處理,也應考慮當對該構件進行加固后其對整體產生的效應,比如對一-棟樓房 某-一層的柱進行加固時,其加固完后有可能導致整個樓層的特性發生改變,容易出現薄弱層,影響整個樓層的抗震能力,引起連鎖破壞。
3.承載力驗算原則
在進行結構承載力計算時,應根據構件的實際受力、截面尺寸和實際強度進行計算。所采用的實際截面尺寸應充分考慮各種缺陷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進行承載力驗算時對于原有構件應根據材料實際強度來計算承載能力,對于新增部分應考慮其應力滯后現象和新舊部分的協同受力能力。同時,在對新增部分計算時其強度取值應乘以一定的折減系數并考慮構件偏心受力、截面變形等帶來的不利影響。
4.加固方案優化原則
加固方案優化原則主要參照現場的施工環境,加固方法的可靠性,加固方法的經濟合理性以及固后產生的經濟效益。選擇加固方案前應充分認知加固前結構的受力特點及加固后的受力特點,明確整體結構的傳力途徑,保證加固后原構件與加固部分的可靠連接,同時應考慮施工技術水平,盡量縮短施工時間,降低施工費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對于使用功能滿足不了現階段要求的建筑物是需要做加固改造處理的。在建筑結構加固改造的時候,需要遵守加固改造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加固改造的質量,提高建筑加固改造的效果。
建筑結構加固知識,工程人再不懂就沒飯碗了
城市建設日趨飽和
設計和施工會逐漸轉向加固行業
土木人不懂加固就沒飯碗了
故保標招標小編編寫此篇全系加固總結
零基礎學習加固技術
一、加固縱覽
加固類型
房屋結構加固工程加固類型
對于房屋結構加固工程,可分為 房屋結構整體抗震加固(即體系加固)和 構件加固。體系加固是針對房屋結構整體抗震性能不足現行抗震鑒定標準而進行的加固;構件加固是針對局部構件承載力不足而進行的局部構件的加固。
加固原則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的設計原則應符合下列要求:
1、加固方案應根據抗震鑒定結果經綜合分析后確定,分別采用房屋整體加固、區段加固或構件加固,加強整體性、改善構件的受力狀況、提高綜合抗震能力;
2、加固或新增構件的布置,應消除或減少不利因素,防止局部加強導致結構剛度或強度突變;
3、新增構件與原有構件之間應有可靠連接;新增的抗震墻、柱等豎向構件應有可靠的基礎;
4、加固所用材料類型與原結構相同時,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原結構材料的實際強度等級;
5、加固設計應注重節點連接構造設計。
加固內容及方法
體系加固
砌體結構加固
對可靠性不足或業主要求提高可靠度的砌體結構及其相關部分采取增強、局部更換或調整其內力等措施,使其具有現行設計規范及業主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適用性。
抗震承載力不滿足時,宜采用的加固方法
1)拆砌或增設抗震墻
2)修補和灌漿
3)面層或板墻加固
4)外加柱加固
5)包角或鑲邊加固
6)支撐或支架加固
整體性不滿足時,宜采用的加固方法
1)當墻體布置在平面內不閉合時,可增設墻段或在開口處增設現澆鋼筋混凝土框形成閉合。
2)當縱橫強連接較差時,可采用鋼拉桿、長錨桿、外加柱和外加圈梁等加固。
3)樓、屋蓋構件支撐長度不滿足要求時,可增設托梁或采取增強樓、屋蓋整體性等的措施;對腐蝕變質的構件應更換;對無下弦的人字屋架應增設下弦拉桿。
4)當構造柱或芯柱設置不符合鑒定要求時,應增設外加柱;當墻體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且在墻體交接處增設互相可靠拉結的配筋加強帶時,可不另設構造柱。
5)當圈梁設置不符合鑒定要求時,應增設圈梁;外墻圈梁宜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內墻圈梁可用鋼拉桿或在進深端加錨桿代替;當采用雙面鋼筋網砂漿面層或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且在上下兩端增設配筋加強帶時,可不另設圈梁。
6)當預制樓、屋不滿足抗震鑒定要求時,可增設鋼筋混凝土現澆層或增設托梁加固樓、屋蓋。
薄弱易倒部位,宜采用的加固方法
1)窗間墻寬度過小或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增設鋼筋混凝土窗框或采用鋼筋網砂漿面層、板墻等方法加固。
2)支撐大梁等的墻段抗震能力不滿足要求時,可增設砌體柱、組合柱、鋼筋混凝土柱或采用鋼筋網砂漿面層、板墻等方法加固。
3)支撐懸挑構件的墻體不符合鑒定要求時,宜在懸挑構件端部增設鋼筋混凝土柱或砌體組合柱加固。
4)隔墻無拉結或拉結不牢,可采用鑲邊、埋設鋼夾套、錨筋或鋼拉桿加固;當隔墻過長,過高時,可采用鋼筋網砂漿面層進行加固。
5)出屋面的樓梯間、電梯間和水箱間不符合鑒定要求時,可采用面層或外加柱加固,其上部應與屋蓋構件有可靠連接,下部應與主體結構的加固措施相連。
6)出屋面的煙囪、無拉結女兒墻、門臉等超過規定的高度時,宜拆除、降低高度或采用型鋼、鋼拉桿加固。
7)懸挑構件的錨固長度不滿足要求時,可加拉桿或采取減少懸挑長度的措施。
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
鋼筋混凝土房屋結構體系和抗震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宜采用以下加固方法:
1)單向框架應加固,或改為雙向框架,或采取加強樓、屋蓋整體性且同時增設抗震墻、抗震支撐等抗側力構件的措施。
2)單跨框架不符合鑒定要求時,應在大于框架-抗震墻結構的抗震墻最大間距且不大于24m的間距內增設抗震墻、翼墻、抗震支撐等抗側力構件或將對應軸線的單跨框架改為多跨框架。
3)框架梁柱配筋或承載力不符合鑒定要求時,可采用外包型鋼、增大截面法、粘鋼板或粘碳布等加固方法進行加固。
4)框架柱軸壓比不符合鑒定要求時,可采用增大截面法進行加固。
5)房屋剛度較弱、明顯不均勻或有明顯的扭轉效應時,可贈送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或翼墻加固,也可設置支撐加固。
6)鋼筋混凝土抗震墻配筋不符合鑒定要求時,可加厚原有墻體或增設端柱、墻體等。
7)樓梯構件不符合鑒定要求時,可采用粘貼鋼板、碳布或增大截面法進行加固。
構件加固
基礎加固
加大基礎底面積
適用范圍:加大基礎底面積法適用于當現有建筑的地基承載力或基礎底面積尺寸不滿足設計要求時的加固。
基礎加大底面積示意圖
構造要求:
a、當基礎承受偏心受壓時,可采用不對稱加寬;當承受中心受壓時,可采用對稱加寬;
b、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將原基礎鑿毛和刷洗干凈后,鋪一層高強度等級水泥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劑,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礎的粘結力;
c、加寬部分的主筋應與原基礎內主筋采用焊接方式進行拉結,并設置梅花布置的拉結筋(如抗剪需要該筋需根據計算確定)。
加深基礎法
適用范圍:加深基礎法適用于地基淺層有較好的土層可作為持力層且地下水位較低的情況。該方法即將原基礎埋置深度加深,使基礎支承在較好的持力層上,以滿足設計對地基承載力和變形的要求。
構造要求:
a、采用加深基礎法加固既有房屋基礎時需分批、分段、間隔進行。間隔開挖長度約1.2m左右,寬度約0.9m的豎坑;
b、基礎下的豎坑應采用現澆混凝土灌注,并在距原基礎底面80mm處停止灌注,待養護一天后再摻入膨脹劑和速凝劑的干稠水泥砂漿填入基底空隙,確保密實。
錨桿靜壓樁
適用范圍:錨桿靜壓樁法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
錨桿靜壓樁工作原理示意圖
原基礎構造要求: 原基礎承臺除應滿足有關承載力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承臺周邊至邊樁的凈距離不宜小于200mm; 原基礎壓樁孔部位作為承臺的基礎厚度不宜小于350mm,否則應采取附加封樁錨固措施; 樁頂嵌入承臺內長度應為50~100mm; 壓樁孔內應采用C30微膨脹早強混凝土澆筑密實。
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 當原基礎厚度小于350mm時,封樁孔應用2φ16鋼筋交叉焊接與錨桿上,并應在澆筑壓樁孔混凝土的同時,在樁孔頂面以上澆筑樁帽,厚度不得小于150mm。
樁身構造要求:
樁身材料可采用鋼筋混凝土或鋼材; 對鋼筋混凝土樁宜采用方形,樁的邊長宜為200~300mm; 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 樁內主筋應按計算確定。
當方樁截面邊長為200mm時,配筋不宜少于4φ10;當邊長為250mm時,配筋不宜少于4φ12;當邊長為300mm時,配筋不宜少于4φ16; 每節樁長宜為1.0~2.5m,樁節之間應有可靠連接,應采用焊接連接。
錨桿構造要求: 錨桿可采用光面直桿鐓粗螺栓或焊箍螺栓,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當壓樁力小于400kN時,可采用M24錨桿;當壓樁力為400~500kN時,可采用M27錨桿; 錨桿螺栓的錨固深度可采用10~12倍螺栓直徑,并不應小于300mm,錨桿露出承臺頂面長度應滿足壓樁機具要求,一般不應小于120mm; 錨桿與壓樁孔、周圍結構及承臺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200mm。
磚墻加固
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法
適用范圍: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是在面層砂漿中配設一道鋼筋網或鋼板網或焊接鋼絲網,達到提高墻體承載力和延性的一種加固方法。其優點是出平面抗彎剛度有較大幅度提高,平面內抗剪強度和延性提高較多,抗塔抗裂性有較大幅度改善,該方法適用于靜力加固和中高烈度的抗震加固。
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磚墻示意圖
構造要求: 當基礎承受偏心受壓時,可采用不對稱加寬;當承受中心受壓時,可采用對稱加寬; 在灌注混凝土前應將原基礎鑿毛和刷洗干凈后,鋪一層高強度等級水泥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劑,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礎的粘結力; 加寬部分的主筋應與原基礎內主筋采用焊接方式進行拉結,并設置梅花布置的拉結筋(如抗剪需要該筋需根據計算確定)。
二、砼柱加固方法及注意事項
方法適用情形
具體加固方法
1
增大截面加固法
適用范圍
增大截面加固法,即通過增加原構件的受力鋼筋,同時在外側重新澆筑混凝土以增大構件的截面尺寸,來達到提高承載力的目的。其優點是可以同時增大構件的剛度、承載力和變形能力,部分情況下也可以加強連接的可靠性;其缺點是濕作業工作量大、養護期長、占用建筑空間較多等。增大截面加固混凝土柱示意下圖所示。
增大截面加固法加固砼柱示意圖
構造要求
a、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3;
b、新增部分,可采用現澆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或噴射混凝土澆筑而成。也可采用摻有細石混凝土的水泥基灌漿料灌注而成。
c、新增混凝土厚度要求:人工澆筑:≥60mm;噴射:≥50mm。
d、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時,原構件混凝土表面應經處理,設計文件應對截面處理方法和質量提出要求。一般情況下,除混凝土表面應予打毛外,尚應采取涂刷結構界面膠、種植剪切銷釘或增設剪力鍵等措施。
e、柱的受力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4mm,加錨式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mm;U形箍直徑應與原箍筋直徑相同;分布筋直徑不應小于6mm。
經驗之談
a、四邊增大截面加固混凝土柱,務必確保新增箍筋封閉。
b、當采用單邊、兩邊或三邊增大截面加固混凝土柱時,新增箍筋無法封閉的情況下,可采用新增箍筋與原有箍筋焊接的形式實現封閉效果。
2
外包型鋼加固法
適用范圍
外包型鋼加固法,按其與原結構連接方式分為外粘型鋼加固法和無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均適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載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鋼筋混凝土柱加固。外包型鋼加固混凝土柱示意如下圖所示。
外包型鋼加固法加固砼柱示意圖
構造要求
a、加固角鋼不應小于L75×5;
b、扁鋼箍板或綴板不應小于40mm×4mm,其間距不應大于20r(r為單根角鋼截面的最小回轉半徑),且不應大于500mm;在節點區,其間距應適當加密。
c、外包角鋼兩端應有可靠的連接和錨固,角鋼下端應錨固于基礎,中間應穿過各層樓板,上端應伸至加固層的上一層樓板底或屋面板底。
d、外包型鋼加固柱時,應將原構件截面的棱角打磨成半徑r大于等于7mm的圓角。外粘型鋼的注膠應在型鋼構架焊接完成后進行。
e、外粘型鋼的膠縫厚度宜控制在3mm~5mm;局部允許有長度不大于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膠縫,但不得出現在角鋼端部600mm范圍內。
經驗之談
a、新增角鋼沿柱高必須全部貫通,如角鋼遇樓層梁無法通過時,可通過采用等代鋼筋穿過樓板與上下樓層加固角鋼焊接;
b、在梁柱節點位置,扁鋼無法穿過混凝土梁時,亦可采用等代鋼筋穿過混凝土梁與左右兩側加固角鋼焊接的形式進行加強錨固;
c、對于底層柱加固,加固角鋼端部必須錨固于原結構基礎頂面,對于埋置在地基土內部分加固角鋼,應澆筑混凝土圍套進行防銹處理,如上圖中3-3剖面圖;
d、如有特殊要求時,混凝土柱采用外包型鋼進行加固后,尚需進行防火處理,鑒于目前國家無相關規范要求,通常做法同鋼結構防火做法,如涂刷薄型或厚型防火涂料。
3
粘貼碳布環向封閉箍加固法
適用范圍
適用于需要提高截面抗剪承載能力和構件整體延性的鋼筋混凝土柱加固。
構造要求
a、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現場實測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拉粘結強度不得低于1.5MPa;
b、粘貼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上的碳布纖維復合材,不得直接暴露于陽光或有害介質中,其表面應進行防護處理。
c、采用本方法加固的混凝土結構,其長期使用的環境溫度不應高于60℃。
經驗之談
a、必要時可對碳纖維片材和配套樹脂類粘結材料進行現場取樣檢驗。
b、碳纖維片材實際粘貼面積應不少于設計量,位置偏差應不大于10mm。
c、 碳纖維片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量可用小錘輕輕敲擊或手壓碳纖維片材表面的方法來檢查,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低于95%。
三、砼梁加固方法及注意事項
方法適用情形
具體加固方法
1
外粘碳布加固法
構造要求
a、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
b、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提高幅度不應超過40%;
c、纖維復合材料加固量:預成型板不宜超過2層;纖維布不宜超過4層。
經驗之談
a、粘貼延伸長度的問題。對于梁底受彎加固,碳布粘貼延伸長度不滿足時,可采用附加錨固形式,如端部加強U型箍;對于梁支座受彎加固,當粘貼延伸長度不滿足時,可采用鋼板條+射釘的形式進行端部錨固。粘貼延伸長度的確定,可參見《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第10.2.5條。
b、粘碳布和粘鋼板相遇問題。梁支座受彎加固,如處理另外一個方向采用粘鋼板加固時,應碳布在下鋼板在上。
c、防火問題。由于粘貼碳布加固,其材料包括粘結劑和碳布兩種材料,其中粘結劑的使用環境溫度不得高于60℃,故對于高溫環境的混凝土結構采用該方法進行加固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目前國家無相關規范要求,通常做法為采用水泥砂漿抹面。
2
外粘碳布U型箍
構造要求
a、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
b、錨固U型箍寬度:端箍應≥梁底碳布寬度的2/3,且應≥200mm;中間箍應≥梁底碳布寬度的1/2,且應≥100mm。
c、抗剪加固U型箍: U型箍上端應設置縱向壓條錨固,當梁高h≥600mm時,應在梁腰部增設一道縱向腰壓條。
3
外粘鋼板加固法
構造要求
a、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
b、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提高幅度不應超過40%;
c、粘貼鋼板厚度要求:人工涂膠≤5mm;壓力注膠≤10mm;
d、粘貼鋼板加固量:受拉區≤3層;受壓區≤2層;且鋼板總厚度≤10mm。
經驗之談
同混凝土梁受彎加固外粘碳布。
4
外粘鋼板U型箍
構造要求
a、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15;
b、錨固U型箍:端箍應≥梁底鋼板寬度的2/3,且應≥80mm;中間箍應≥梁底鋼板寬度的1/2,且應≥40mm;U型箍厚度應≥梁底鋼板厚度的1/2,且應≥4mm;
c、抗剪加固U型箍: U型箍上端應設置縱向壓條錨固,當梁高h≥600mm時,應在梁腰部增設一道縱向腰壓條。
5
外粘型鋼
構造要求
a、角鋼厚度應≥5mm,角鋼邊應≥50mm;
b、綴板截面 應≥40mmx4mm,其間距用≥20r(r為單根角鋼截面的最小回轉半徑),且應≤500mm。
經驗之談
a、加固方案選擇問題。由于該加固方法需將所有扁鋼箍穿過原樓板,該做法對原樓板損傷太大,故一般不建議采用該加固方法。如確實需要采用該方法,可采用鋼筋代替扁鋼箍,減少對原樓板的破壞。
b、防火問題同混凝土柱采用外粘型鋼加固,可參見砼柱加固。
四、常用加固材料技術要求
1
混凝土
1、結構加固用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原結構、構件提高一級,且不得低于C20級;其性能和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
2、《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第4.1條。
2
鋼材及焊接材料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第4.2條
3
纖維和纖維復合材
1、纖維復合材的纖維必須為連續纖維,其品種和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承重結構加固用的碳纖維,應選用聚丙烯腈基不大于15K的小絲束纖維
(2)承重結構加固工程,嚴禁采用預浸法生產的纖維織物。
(3)纖維復合材抗拉強度應滿足《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第4.3條要求。
2、其他參見《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第4.1條。
4
結構加固用膠粘劑
1、承重結構用的膠粘劑,宜按其基本性能分為A級膠和B級膠;對重要結構、懸挑構件、承受動力作用的結構、構件,應采用A級膠;對一般結構可采用A級膠或B級膠。
2、承重結構用的膠粘劑,必須進行粘結抗剪強度檢驗。檢驗時,其粘結抗剪強度標準值,應根據置信水平為0.90、保證率為95%的要求確定
3、承重結構加固工程中嚴禁使用不飽和聚酯樹脂和醇酸樹脂作為膠粘劑。
4、其他參見《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第4.4條。
五、體系抗震加固驗算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加固
多層砌體房屋抗震加固整體驗算,可采用加固后的綜合抗震能力指數作為衡量多層砌體房屋抗震能力的指標,也可按設計規定方法對加固后的墻段用截面受剪承載力進行驗算。
1
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法
加固后的樓層和墻段的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應按下列公式驗算:
公式中參數含義參見《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116-2009第5.1.4條。(PS:規范請在公眾號內回復“加固規范”獲?。?/p>
與鑒定不同的是,要按不同的加固方法考慮相應的加固增強系數,并按加固后的情況取體系影響系數ψ1和局部影響系數ψ2。
1、墻段加固的增強系數對A、B類砌體房屋均相同,對面層加固,根據原墻體的厚度和砂漿強度等級、加固面層的厚度和鋼筋網等,取1.1~3.1;對板墻加固,根據原墻體的砂漿強度等級,取1.8~2.5;對外加柱加固,當鑒定不要求構造柱時,根據外加柱和洞口情況,取1.1~1.3。
2、構造影響系數對A、B類砌體房屋略有不同,主要表現在構造柱的影響系數上:
a、增設抗震墻厚后,若橫墻間距小于鑒定標準對港欣樓蓋的規定值,取ψ1=1.0;
b、鑒定不要求有構造柱時,增設外加柱和拉桿、圈梁后,整體性連接的系數(樓屋蓋支撐長度、圈梁布置和構造等)取ψ1=1.0;鑒定要求構構造柱時,增設的構造柱需滿足鑒定要求,相應的影響系數材能取ψ1=1.0;
c、采用面層、板墻加固或增設窗框、外加柱的窗間墻,其局部尺寸的影響系數取ψ2=1.0;
d、采用面層、板墻加固或增設支柱后,大梁支撐長度的影響系數取ψ2=1.0。
2
受剪承載力驗算法
墻體加固后,按現行的規定:對墻體房屋,可只選擇從屬面積較大或豎向應力較小的墻段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時,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可按下列公司驗算:
不計入構造影響時: V≤ηVRo
計入構造影響時: V≤ηψ1ψ2VRo
公式中參數含義參見《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116-2009第5.1.5條。
多層及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加固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加固時,應根據房屋的實際情況選擇加固方案,分別采用主要提高結構構件抗震承載力、主要增強結構變形能力或改變框架結構體系的方案。加固后房屋的抗震驗算,可采用與抗震鑒定同樣的建行方法?;炷两Y構綜合抗震能力應按加固后的結構狀況,確定其地震作用、樓層屈服強度系數、體系影響系數和局部影響系數的取值。
1
A類房屋
A類鋼筋混凝土房屋采用平面結構的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進行二級鑒定時,體系影響系數和局部影響系數應符合以下要求。
1、體系影響系數可根據結構體系、梁柱箍筋、軸壓比等符合第一級鑒定要求的程度和部位,按下列情況確定:
a、當上述各項構造均符合現行上海市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程》DGJ08-9的規定時,可取1.4
b、當各項構造均符合《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3節B類建筑的規定時,可取1.25;
c、當各項構造均符合《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2.1~第6.2.7的規定時,可取1.0;
d、當各項構造均符合非抗震設計規定時,可取0.8;
e、當結構受損或發生傾斜但已修復糾正,上述數值尚宜乘以0.8~1.0。
2、局部影響系數可根據局部構造不符合《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2節抗震措施要求的程度,采用下列三項系數選定后的最小值:
a、與承重砌體結構相連的框架,可取0.8~0.95;
b、填充墻等與框架的連接不符合《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2節抗震措施要求時,取0.7~0.95;
c、抗震墻之間樓蓋、屋蓋長寬比超過《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2.1條第4款的規定時,可按超過的程度,取0.6~0.9。
4
B類房屋
B類鋼筋混凝土房屋的體系影響系數,可根據結構體系、梁柱箍筋、軸壓比、墻體邊緣構件等符合鑒定要求的程度和部位,按下列情況確定:
a、當上述各項構造均符合現行上海市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程》DGJ08-9的規定時,可取1.4;
b、當各項構造均符合《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3.1~第6.3.9條的規定時,可取1.0;
c、當各項構造均符合《現有建筑抗震鑒定與加固規程》DGJ08-81-2015第6.2節A類房屋鑒定的規定時,可取0.8;
d、當結構受損或發生傾斜但已修復糾正,上述數值尚宜乘以0.8~1.0。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各種建筑結構加固方法的原則?
各種建筑結構加固方法的原則具體內容是什么,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鏟除損壞的混凝土,必要時加鋼筋來保證結構部件具有完全的承載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應的混凝土給截面復原,加固可采用置換、繞絲、粘鋼和粘玻璃鋼等方式。 對于不影響結構部件的承載能力的輕度損害,只要鏟除松弛的混凝土部分,再進行填補,作好混凝土表面,以保證鋼筋不受銹蝕?;馂膮^混凝土在受熱后因水泥石收縮變形而產生的內應力和由于火災升溫、降溫階段的溫度分布不均勻所產生的溫度應力等,使其燒傷區內微觀結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微細裂縫,降低混凝土強度,增大其三塑性變形。為確定混凝土被破壞的程度,采用超聲脈沖法進行了燒傷深度的檢測,采用拔出法輔以鉆取混凝土芯樣,對梁、柱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 對于能夠造成結構承載能力降低的中度損害,應小心地鏟去損害的混凝土層。這種混凝土層從火燒的顏色即可看出,不必對其強度作精確的調查,而火燒顏色因混凝土組成和達到的溫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受損的混凝土呈儲紅色存留的,混凝土表面最好利用噴砂清洗干凈并弄粗糙。如果鋼筋強度降低,需要置放附加鋼筋。 最后用相應強度的新混凝土給截面復原。新、舊混凝土之間必須有良好結合,鋼筋必須有良好結合,并且握裹力強,另外采用粘結鋼和玻璃鋼結合的方法有很大的優越性,根據結構部件的不同,大多采用噴射混凝土或者模板澆注。嚴重損害應該根據現場情況個別處理,常常需要局部加固或拆掉重建。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關于建筑結構加固的原則有哪些和建筑工程結構加固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