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本文目錄一覽:,1、,植筋深度要求,2、,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 GB 50367-2013,3、,混凝土結構加固規范,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符號意義,若有下標請指出其意思及指代的英文單詞?,5、,混凝土加固有那些書籍介紹?
今天給各位分享《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植筋深度要求
- 2、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 GB 50367-2013
- 3、混凝土結構加固規范
-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符號意義,若有下標請指出其意思及指代的英文單詞?
- 5、混凝土加固有那些書籍介紹?
- 6、《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是哪一年實施的
植筋深度要求
鋼筋植筋深度有沒有規范要求
鋼筋植筋深度有規范要求
具體的計算要求詳見《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13,
14的鋼筋植筋深度規范要求最深多少公分
14mm的鋼筋植筋取孔深度孔徑18mm,深度210mm。
植筋孔徑有哪些要求:
規范采用《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
φ10 取孔深度孔徑14mm 深度150mm;
φ12 取孔深度孔徑16mm 深度180mm;
φ14 取孔深度孔徑18mm 深度210mm;
φ16 取孔深度孔徑22mm 深度240mm;
φ18 取孔深度孔徑25mm 深度270mm;
φ20 取孔深度孔徑28mm 深度300mm;
φ22 取孔深度孔徑30mm 深度350mm;
φ25 取孔深度孔徑32mm 深度375mm;
φ28 取孔深度孔徑38mm 深度420mm。
采用植筋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改造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現場檢測結果確定。
當采用HRB335級鋼筋種植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當采用HRB400級鋼筋種植時,原構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C20。
小注:若需采用HPB235級鋼筋種植時,鋼筋的直徑不得大于12mm,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0。
擴展資料:
在植筋施工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制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構件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后,進行拉拔實驗。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450N/mm2)時,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
測試時測力計施加于卡具的力應符合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mm2;FYK:鋼筋的屈服強度,N/mm2)
試驗證明:植筋用的植筋膠強度大于鋼筋的屈服強度,植筋的破壞是鋼筋的屈服破壞,不是膠的粘結破壞,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植筋后進行非破損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工作狀態下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量是植筋總數的10%。
檢測中,測力計施加的力要小于鋼筋的屈服強度、大于由設計部門提供的植筋設計錨固力值。公式為:FM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mm2;FYK:鋼筋的屈服強度,N/mm2;FM:植筋設計錨固力,N/mm2)
檢測實驗合格后就可進行下道工序。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植筋
14mm的鋼筋植筋深度規范要求最深多少公分?
取孔深度孔徑18mm 深度210mm 化學法植筋是指建筑工程化學法植筋膠植筋,簡稱植筋,又叫種筋,是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種鋼筋后錨固利用結構膠鎖鍵握緊力作用的連接技術,是結構植筋加固與重型荷載緊固應用的最佳選擇。
化學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墻體巖石等基材上鉆孔,然后注入高強植筋膠,(注:高強建筑植筋膠大致分為注射式植筋膠和桶裝式植筋膠兩種)。再插入鋼筋或型材,膠固化后將鋼筋與基材粘接為一體,是加固補強行業較常用的一種建筑工程技術。
擴展資料: “植筋”技術是一項針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可植入普通鋼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現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鋼筋或鋼筋偏離設計位置的補救,構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補筋,上部結構擴跨、頂升對梁、柱的接長,房屋加層接柱和高層建筑增設剪力墻的植筋等。 采用植筋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改造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現場檢測結果確定。
當采用HRB335級鋼筋種植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15;當采用HRB400級鋼筋種植時,原構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C20。 小注:若需采用HPB235級鋼筋種植時,鋼筋的直徑不得大于12mm,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于C20。
植筋,又叫種筋,是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種鋼筋后錨固利用結構膠鎖鍵握緊力作用的連接技術,是結構植筋加固與重型荷載緊固應用的最佳選擇。 化學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墻體巖石等基材上鉆孔,然后注入高強植筋膠,(注:高強建筑植筋膠大致分為注射式植筋膠和桶裝式植筋膠兩種)。
再插入鋼筋或型材,膠固化后將鋼筋與基材粘接為一體,是加固補強行業較常用的一種建筑工程技術。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植筋。
植筋深度多少倍d具體是什么規范要求
植筋的鉆孔深度一般要求比設計植筋深度大2~3倍鋼筋植筋,DBJ/T50-032-2004第6.0.4條規定的鉆孔深度為設計植筋深度+(10~15)mm其實是一個深度較淺的要求。
構造要求最小植筋深度為15d。 在混凝土基材強度等級、鋼筋級別、植筋膠種類完全相同的條件下,按照鋼筋直徑統一倍數確定植筋深度,在0.9Asfyk拉拔力作用下,較大直徑的鋼筋將較先被拔出,反應出植筋錨固段鋼筋表面積與鋼筋斷面積并不是理想的線性關系。
擴展資料: 植筋操作鉆孔用沖擊鉆鉆孔,鉆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4~8mm左右,鋼筋直徑為Φ25,鉆頭選用φ32的合金鉆頭。鉆孔深度不小于20d(d為鋼筋直徑),實際鉆孔深度應取600mm,鉆頭始終與承臺保持垂直。
備注:按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錨固長度公式計算:錨固深度ls=434mm,小于實際鉆孔深度,故實際鉆孔深度符合要求。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植筋 參考資料來源:知網—植筋深度。
國標植筋深度規范
不小于200mm。
植筋,又叫種筋,是建筑結構抗震加固工程上的一種鋼筋后錨固利用結構膠鎖鍵握緊力作用的連接技術,是結構植筋加固與重型荷載緊固應用的最佳選擇。 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
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應根據鋼筋的受力情況、保護層厚度、鋼筋形式等具體錨固條件對粘結強度的影響,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8.3.1條確定鋼筋的錨固長度,且不應小于200mm。 擴展資料 1、植筋后,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于15d,且應采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熱量把混凝土燒炸,用于降溫用)。
2、承臺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臺范圍,承臺要保持干燥。如果不能保障承臺干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報,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 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面不能有油漬等雜物。
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6、為了保證植筋質量,必須避免第四條中提到的影響植筋質量缺陷的各個因素發生,我們要從工、料、機、工藝、環境以及方法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要做到萬無一失。
7、植筋施工用電要按照項目的用電規程操作,避免違章。 8、植筋所用的設備及機具必須按找該設備或機具的操作規程操作,不允許違章操作。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 GB 50367-2013
GB 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
網頁鏈接可以免費查看下載標準全文
混凝土結構加固規范
法律分析:本規范主要規定的內容有: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的基本規定、材料《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外加預應力加固法、外粘型鋼加固法、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繞絲加固法、鋼絲繩網片。. 聚合物砂漿外加層加固法等的設計、計算與構造規定以及有關的附錄.此外,還有與各種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植筋技術、錨栓技術、混凝土裂縫修補技術和鋼筋阻銹技術等。. 本規范以黑體字標志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為充實提高規范的質量,請各使用單位在施行本規范過程中,結合工程實踐,認真總結經驗,并將意見和建議寄交成都市一環路北三段55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一條 為《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了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等應對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本 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突發事件的分級標準由***或者***確定的部門制定。
第四條 國家建立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
第五條 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國家建立重大突發事件風險評估體系,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綜合性評估,減少重大突發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輕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符號意義,若有下標請指出其意思及指代的英文單詞?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02)
1 總則
1.0.1 為了在混凝土結構設計中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訂本規范。
1.0.2 本規范適用于房屋和一般構筑物的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承重結構的設計。本規范不適用于輕骨料混凝土及其他特種混凝土結構的設計。
1.0.3 混凝土結構的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2 術語、符號
2.1 術語
2.1.1 混凝土結構 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為主制成的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等。
2.1.2 素混凝土結構 plain concrete structure
由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
2.1.3 鋼筋混凝土結構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鋼筋,鋼筋網或鋼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
2.1.4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配置受力的預應力鋼筋通過張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結構。
2.1.5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pre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臺座上張拉預應力鋼筋后澆筑混凝土,并通過粘結力傳遞而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6 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在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后,通過張拉預應力鋼筋并在結構上錨固而建立預加應力的混凝土結構。
2.1.7 現澆混凝土結構 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
在現場支模并整體澆筑而成的混凝土結構。
2.1.8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部件通過焊接,螺栓連接等方式裝配而成的混凝土結構。
2.1.9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 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
由預制混凝土構件或部件通過鋼筋,連接件或施加預應力加以連接并現場澆筑混凝土而形成整體的結構。
2.1.10 框架結構 frame structure
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和結構。
2.1.11 剪力墻結構 shearwall structure
由剪力墻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
2.1.12 框架-剪力墻結構 frame-shearwall structure
由剪力墻和框架共同隨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
2.1.13 深受彎構件 deep flexural member
跨高比小于 5 的受彎構件。
2.1.14 深梁 deep beam
跨高比不大于 2 的單跨梁和跨高比不大于 2.5 的多跨連續梁。
2.1.15 普通鋼筋 ordinary steel bar
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中的各種非預應力鋼筋的總稱。
2.1.16 預應力鋼筋 prestressing tendon
用于混凝土結構構件中施加預應力的鋼筋,鋼絲和鋼絞線的總稱。
2.1.17 可靠度 degree of reliability
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
2.1.18 安全等級 safety class
根據破壞后果的嚴重程度劃分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的等級。
2.1.19 設計使用年限 design working life
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
2.1.20 荷載效應 load effect
由荷載引起的結構或結構構件的反應,例如內力,變形和裂縫等。
2.1.21 荷載效應組合 load effect combination
按極限狀態設計時,為保證結構的可靠性而對同時出現的各種荷載效應設計值規定的組合。
2.1.22 基本組合 fundamental combination
承載能力級限狀態計算時,永久荷載和可變荷載的組合。
2.1.23 標準組合 characteristic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時,對可變荷載采用標準值,組合值為荷載代表值的組合。
2.1.24 準永久組合 quasi-permanent combinatio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時,對可變荷載采用準永久值為荷載代表的組合。
2.2 符號
2.2.1 材料性能
Ec —— 混凝土彈性模量;
Efc —— 混凝土疲勞變形模量;
Es —— 鋼筋彈性模量;
C20 —— 表示立方體強度標準值為 20N/mm2 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fcu' —— 邊長為 150mm 的施工階段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
fcu,k —— 邊長為 150mm 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
fck、fc —— 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設計值;
ftk、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設計值;
fck'、ftk' —— 施工階段的混凝土軸心抗壓、軸心抗壓拉強度標準值;
fyk、fptk —— 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強度標準值;
fy、fy' —— 普通鋼筋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fpy、fpy' —— 預應力鋼筋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
2.2.2 作用、作用效應及承載力
N —— 軸向力設計值;
Nk,Nq ——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計算的軸向力值;
Np —— 后張法構件預應力鋼筋及非預應力鋼筋的合力;
Np0 —— 混凝土法向預應力等于零時預應力鋼筋及非預應力鋼筋的合力;
Nu0 —— 構件的載面軸心受壓或軸心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Nux、Nuy —— 軸向力作用于 X 軸、Y 軸的偏心受壓或偏心受拉承載力設計值;
M —— 彎矩設計值;
Mk、Mq ——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計算的彎矩值;
Mu —— 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設計值;
Mcr —— 受彎構件的正截面開裂彎矩值;
T —— 扭矩設計值;
V —— 剪力設計值;
Vcs —— 構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
Fl —— 局部荷載設計值或集中反力設計值;
σck、σcq —— 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下抗裂驗算邊緣的混凝土法向應力;
σpc —— 由預加力產生的混凝土法向應力;
σtp、σcp —— 混凝土中的主拉應力、主壓應力;
σfc,max、σfc,min —— 疲勞驗算時受拉區或受壓區邊緣纖維混凝土的最大應力、最小應 力;
σs、σp —— 正載面承載力計算中縱向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的應力;
σsk ——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應力或等效應力;
σcon —— 預應力鋼筋張拉控制應力;
σp0 —— 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處混凝土法向應力等于零時的預應力鋼筋應力;
σpe —— 預應力鋼筋的有效預應力;
σl、σl' —— 受拉區、受壓區預應力鋼筋在相應階段的預應力損失值;
τ —— 混凝土的剪應力;
ωmax —— 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的最大裂縫寬度。
2.2.3 幾何參數
a、a' —— 縱向受拉鋼筋合力點、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的距離;
as、as' —— 縱向非預應力受拉鋼筋合力點、縱向非預應力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的距離;
ap、ap' —— 受拉區縱向預應力鋼筋合力點、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的距離;
b —— 矩形截面寬度、T 形、I 形截面的腹板寬度;
bf、bf' ——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區、受壓區的翼緣寬度;
d —— 鋼筋直徑或圓形截面的直徑;
c ——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e、e' —— 軸向力作用點至縱向受拉鋼筋合力點、縱向受壓鋼筋合力點的距離;
e0 —— 軸向力對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ea —— 附加偏心距;
ei —— 初始偏心距;
h —— 截面高度;
h0 —— 截面有效高度;
hf、hf' —— T 形或 I 形截面受拉區、受壓區的翼緣高度;
i —— 截面的回轉半徑;
rc —— 曲率半徑;
la —— 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l0 —— 梁板的計算跨度或柱的計算長度;
s —— 沿構件軸線方向上橫向鋼筋的間距、螺旋筋的間距或箍筋的間距;
x —— 混凝土受壓區高度;
y0、yn —— 換算截面重心、凈截面重心至所計算纖維的距離;
z —— 縱向受拉鋼筋合力至混凝土受壓區合力點之間的距離;
A —— 構件截面面積;
A0 —— 構件換算截面面積;
An —— 構件凈截面面積;
As、As' —— 受拉區、受壓區縱向非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p、Ap' —— 受拉區、受壓區縱向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v1、Ast1 —— 在受剪、受扭計算中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
Astl —— 受扭計算中取用的全部受扭縱向非預應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v、Ash —— 同一截面內各肢豎向、水平箍筋或分布鋼筋的全部截面面積;
Asb、Apb —— 同一彎起平面內非預應力、預應力彎起鋼筋的截面面積;
Al —— 混凝土局部受壓面積;
Acor —— 鋼筋網、螺旋筋或箍筋內表面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
B —— 受彎構件的截面剛度;
W —— 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
W0 —— 換算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
Wn —— 凈截面受拉邊緣的彈性抵抗矩;
Wt —— 截面受扭塑性抵抗矩;
I —— 截面慣性矩;
I0 —— 換算截面慣性矩;
In —— 凈截面慣性矩。
2.2.4 計算系數及其他
α1 —— 受壓區混凝土矩形應力圖的應力值與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的比值;
αE —— 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比值;
βc —— 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
β1 —— 矩形應力圖受壓區高度與中和軸高度(中和軸到受壓區邊緣的距離)的比值;
βl —— 局部受壓時的混凝土強度提高系數;
γ —— 混凝土構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響系數;
η —— 偏心受壓構件考慮二階彎矩影響的軸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數;
λ —— 計算截面的剪跨比;
μ —— 摩擦系數;
ρ —— 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
ρsv、ρsh —— 豎向箍筋、水平箍筋或豎向分布鋼筋、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
ρv —— 間接鋼筋或箍筋的體積配筋率;
φ —— 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
θ —— 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對撓度增大的影響系數;
ψ —— 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3 基本規定
3.1 一般規定
3.1.1 本規范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以可靠指標度量結構構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項系數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
3.1.2 整個結構或結構的一部分超過某一特定狀態就不能滿足。設計規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狀態稱為該功能的極限狀態。極限狀態分為以下兩類:
1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最大承載力、出現疲勞破壞或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變形;
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或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項規定限值。
3.1.3 結構構件應根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分別按下列規定進行計算和驗算:
1 承載力及穩定:所有結構構件均應進行承載力(包括失穩)計算;在必要時尚應進行結構的傾覆、滑移及漂浮驗算;
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尚應進行結構構件抗震的承載力驗算;
2 疲勞:直接承受吊車的構件應進行疲勞驗算;但直接承受安裝或檢修用吊車的構件,根據使用情況和設計經驗可不作疲勞驗算;
3 變形:對使用上需要控制變形值的結構構件,應進行變形驗算;
4 抗裂及裂縫寬度:對使用上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應進行混凝土拉應力驗算;對使用上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應進行裂縫寬度驗算;對疊合式受彎構件,尚應進行縱向鋼筋拉應力驗算。
3.1.4 結構及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包括失穩)計算和頓覆、滑移及漂浮驗算,均應采用荷載設計值;疲勞、變形、抗裂及裂縫寬度驗算,均應采用相應的荷載代表值;直接承受吊車的結構構件,在計算承載力及驗算疲勞、抗裂時,應考慮吊車荷載的動力系數。
預制構件尚應按制作、運輸及安裝時相應的荷載值進行施工階段的驗算。預制構件吊裝的驗算,應將構件自重乘以動力系數,動力系數可取 1.5,但可根據構件吊裝時的受力情況適當增減。
對現澆結構,必要時應進行施工階段的驗算。
當結構構件進行抗震設計時,地震作用及其他荷載值均應按現行國家標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的規定確定。
3.1.5 鋼筋泥凝土及預應力泥凝土結構構件受力鋼筋的配筋率應符合本規范第 9 章、第 10 章有關最小配筋率的規定。
素混凝土結構構件應按本規范附錄 A 的規定進行計算。
3.1.6 結構應具有整體穩定性,結構的局部破壞不應導致大范圍倒塌。
3.1.7 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結構和結構構件在正常維護條件下應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進行大修加固。設計使用年限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 確定。
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
3.1.8 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境。
3.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規定
3.2.1 根據建筑結構破壞后果的嚴重程度,建筑結構劃分為三個安全等級,設計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按照表 3.2.1 的規定選用相應的安全等級。
表 3.2.1 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
安全等級
破壞后果
建筑物類型
一級
二級
三級
很嚴重
嚴重
不嚴重
重要的建筑物
一般的建筑物
次要的建筑物
注: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另行確定。
3.2.2 建筑物中各類結構構件使用階段的安全等級,宜與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對其中部份結構構件的安全等級,可根據其重要程度適當調整,但不得低于三級。
3.2.3 對于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結構構件應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或偶然組合,采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γ0S≤R (3.2.3-1)
R = R(fc,fs,ak,……) (3.2.3-2)
式中 γ0 —— 重要性系數:對安全等級為一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及以上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 1.1;對安全等級為二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 1.0;對安全等級為三級或設計使用年限為 5 年及以下的結構構件,不應小于 0.9;在抗震設計中,不考慮結構構件的重要性系數;
S ——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和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的規定進行計算;
R —— 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在抗震設計時,應除以承載力抗震調整系數 γRE;
R(·) —— 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函數;
fc、fs —— 混凝土、鋼筋的強度設計值;
ak —— 幾何參數的標準值;當幾何參數的變異性對結構性能有明顯的不利影響時,可另增減一個附加值。
公式(3.2.3-1)中的 γ0S,在本規范各章中用內力設計值(N、M、V、T 等)表示;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尚應按本規范第 6.1.1 條的規定考慮預應力效應。
3.3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規定
3.3.1 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結構構件應分別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準永久組合或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采用下列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
S≤C (3.3.1)
式中 S ——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荷載效應組合值;
C —— 結構構件達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規定的變形,裂縫寬度和應力等的限值。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和準永久組合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 的規定進行計算。
3.3.2 受彎構件的最大撓度應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進行計算,其計算值不應超過表 3.3.2 規定的撓度限值。
表 3.3.2 受彎構件的撓度限值
構 件 類 型
撓 度 限 值
吊車梁:手動吊車
電動吊車
L0/500
L0/600
屋蓋、樓蓋及樓梯構件:
當 L0<7m 時
當 7≤L0≤9m 時
當 L0>9m 時
L0/200(L0/250)
L0/250(L0/300)
L0/300(L0/400)
注:1 表中 L0 為構件的計算長度;
2 表中括號中的數值適用于使用上對撓度有較高要求的構件;
3 如果構件制作時預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許,則在驗算撓度時,可將計算所得的撓度值減去起拱值;對預應力 混凝土構件,尚可減去預加力所產生的反拱值;
4 計算懸臂構件的撓度限值時,其計算跨度按實際懸臂長度的 2 倍取用。
3.3.3 結構構件正截面的裂縫控制等級分為三級。裂縫控制等級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級 —— 嚴格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應產生拉應力;
二級 —— 一般要求不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拉應力大于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按荷載效應準永久組合計算時,構件受拉邊緣混凝土不宜產生拉應力,當有可靠經驗時可適當放松;
三級 —— 允許出現裂縫的構件,按荷載效應標準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時,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不應超過表 3.3.4 規定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3.3.4 結構構件應根據結構類別和本規范表 3.4.1 規定的環境類別,按表 3.3.4 的規定選用不同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ωlim。
表 3.3.4 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縫寬度限值
環境類別
鋼筋混凝土結構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裂縫控制等級
ωlim(mm)
裂縫控制等級
ωlim(mm)
二
三
0.3(0.4)
三
0.2
二
三
0.2
二
—
三
三
0.2
一
—
注:1 表中的規定適用于采用熱軋鋼筋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和采用預應力鋼絲,鋼絞線及熱處理鋼筋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當 采用其他類別的鋼絲或鋼筋時,其裂縫控制要求可按專門標準確定;
2 對處于年平均相對濕度小于 60% 地區一類環境下的受彎構件,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或采用括號內的數值;
3 在一類環境下,對鋼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勞驗算的吊車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 0.2mm;對鋼筋混凝土屋面梁和托梁,其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取為 0.3mm;
4 在一類環境下,對預應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和樓板,應按二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在一類和二類環境下,對需作疲勞驗算的預應力混凝土吊車梁,應按一級裂縫控制等級進行驗算;
5 表中規定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和最大裂縫寬度限值公適用于正截面的驗算;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斜截面裂縫控制驗算應符合本規范第 8 章的要求;
6 對于煙囪,筒倉和處于液體壓力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7 對于處于四,五類環境下的結構構件,其裂縫控制要求應符合專門標準的有關規定;
8 表中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用于驗算荷載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縫寬度。
3.4 耐久性規定
3.4.1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應根據表 3.4.1 的環境類別和設計使用年限進行設計。
表 3.4.1 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環境類別
條 件
一
室內正常環境
二
a
室內潮濕環境: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的露天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
b
嚴寒和寒冷地區的露天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
三
使用除冰鹽的環境;嚴寒和寒冷地區冬季水位變動的環境;濱海室外環境
四
海水環境
五
受人為或自然的侵蝕性物質影響的環境
注:嚴寒和寒冷地區的劃分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程》JGJ24 的規定。
3.4.2 一類,二類和三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50 年的結構混凝土應符合表 3.4.2 的規定。
表 3.4.1 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環境類別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kg/m3)
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
最大氯離子含量
(%)
最大堿含量
(kg/m3)
一
0.65
225
C20
1.0
不限制
二
a
0.65
250
C25
0.3
3.0
b
0.55
275
C30
0.2
3.0
三
0.50
300
C30
0.1
3.0
注: 1 氯離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 預應力構件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 0.06%,最小水泥用量為 300kg/m3;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表中規定提高兩個等級;
3 素混凝土構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少于表中數值減 25kg/m3;
4 當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摻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劑時,可適當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5 當有可靠工程經驗時,處于一類和二類環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可降低一個等級;
6 當使用非堿活性骨料時,對混凝土中的堿含量可不作限制。
3.4.3 一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的結構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最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40;
2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離子含量為 0.06%;
3 宜使用非堿活性骨料;當使用堿活性骨料時,混凝土中的最大堿含量為 3.0kg/m3;
4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按本規范表 9.2.1 的規定增加 40%;當采取有效的表面防護措施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少;
5 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維護。
3.4.4 二類和三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 年的混凝土結構,應采取專門有效措施。
3.4.5 嚴寒及寒冷地區的潮濕環境中,結構混凝土應滿足抗凍要求,混凝土抗凍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3.4.6 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
3.4.7 三類環境中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宜采用環氧樹脂涂層帶肋鋼筋;對預應力鋼筋,錨具及連接器,應采取專門防護措施。
3.4.8 四類和五類環境中的混凝土結構,其耐久性要求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對臨時性混凝土結構,可不考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加固有那些書籍介紹?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ECS 146:2003),《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三版)第13章,一般我常用的就是這幾本。如果想了解最新的動態,推薦一本論文集《土木工程結構鑒定、加固與改造技術的新進展》,值得看看。希望能幫到你。
《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是哪一年實施的
《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于1990年開始實施,而《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從2006年開始實施,因兩本規范內容相近,《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已于2008年1月1日廢止。詳見建標協函[2008]20號
關于《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和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