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南昌橋梁加固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南昌在建橋梁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本文目錄一覽:,1、,橋梁樁基加固介紹?,2、,南昌有多少古橋,3、,公路舊橋加固技術方案?,4、,南昌市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辦法,5、,橋梁加固有哪些常見的方法?,說到橋梁樁基加固,南昌橋梁加固,現階段,南昌橋梁加固,我國橋梁樁基怎么加固?常用加固方式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南昌橋梁加固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南昌在建橋梁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橋梁樁基加固介紹?
說到橋梁樁基加固南昌橋梁加固,現階段,南昌橋梁加固我國橋梁樁基怎么加固?常用加固方式有哪些?以下是中達咨詢小編梳理相關橋梁樁基加固相關內容,基本情況如下南昌橋梁加固:
為了幫助相關人員了解橋梁樁基加固,中達咨詢通過梳理相關資料,基本情況如下:
橋梁樁基加固基本方式:
增補樁基加固設計法
當橋梁在基礎南昌橋梁加固的承載力不足的時候,為了進一步的提高其承載能力,從而延長橋梁壽命本身,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增加橋梁樁基礎并且擴大承臺,達到分散墩臺的壓力。利用原有的樁基礎周圍,補加新的鉆孔灌注樁,將樁頂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借此來提高樁基礎的承載能力,提高穩定性,這就是所謂的增補樁基加工設計法。下面可以通過以下實例對該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
某橋梁建立于1993年,因為當時工程資金有限,將該橋建立為漫水橋,樁基礎為鋼筋混泥土灌注樁。而到了目前,該橋已經不能滿足輸水的要求,需要重新進行加固設計,而橋面整體家加寬,抬高以及設計載荷較大,使得原先樁基礎無法滿足要求,而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決定使用增補樁加固設計法,能夠保證到原有的樁基礎再次的利用,同時也降低了工程項目的成本,實施完成以后,該橋梁未出現任何的問題,加固效果非常良好。
微型樁加固設計法
所謂的微型樁加固設計法就是需要能夠利用一些直徑較小的鋼管混凝土對原有樁基礎進行加固處理,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有著較強的承載能力,占用土地面積較小,孔徑小等等優點。整個加固的設計方案和過程是需要注意排水處理和封底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并且還要防止原有的樁基礎的煩擾,在實施方案的過程中要做到逐樁式的實施理念,下面通過以下工程實例對此方法進行詳細的分析:
某建筑橋梁總寬為6米,樁基礎為混凝土鉆孔灌注樁,直徑為1.5米,橋上部為預應力空心板,應該橋所在地區交通日益繁華,規模發生變化,需要對此橋進行加寬處理,進行詳細的分析,該橋應該使用微型樁加固法。首先,工作人員應該制定正確的圖紙,并做出相應的定位,進行植筋,最后澆筑混凝土,并且采用逐樁式進行施工,通過該處理,能夠滿足橋面加寬的承載力要求。
樁身補強加固設計方法
樁身補強加固設計方法是通過補澆混凝土或者是增設樁頭鋼筋來對橋梁樁基礎已經收到的損害進行修復和彌補,從而做到提高樁身的強度,抗彎性能力和一定的抗腐蝕能力。通過樁身補強加固設計方法可以對破損較為嚴重的橋梁樁基礎進行處理,樁身強度能夠得到明顯的增強,并且這個方法的可實施性比較高,適合在同類的工程中進行推廣和使用。
擴大加固基礎設計方法
擴大基礎加固設計方法是通過在樁基礎周邊對基礎進行擴大的方法并且進行加固處理,從而保證樁基和基礎能夠相互結合,提高自身的整體性能,加強橋梁結構的穩定性,而且擴大加固基礎設計方法對于加固處理的效果非常的良好。下面通過以下實例進行詳細的分析。
在某交通橋梁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每根樁基礎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剝落情況,并且現象非常的嚴重,甚至還出現了空洞和蜂窩現象。因為鋼筋的剝落,導致橋梁樁基的承載能力變弱,為此可以對其進行擴大加固的處理,最后工程項目竣工,加固處理效果良好。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南昌有多少古橋
南昌市區古橋在1928年前保存了許多,隨著拆城墻建馬路,一些橋梁被拆建,現存的古橋也都是馬路拓展經幾次拆建重修的。市民熟悉的市內古橋有: 高橋 位于今象山南路高橋 巷,也是古代城南區一條最長的橋。明萬歷十五年(公元1587年)始建,初建時為拱橋,跨湖,長約300尺,為當時南昌城區最長的一座橋。因橋建在漢代南州高士徐孺子祠附近,為紀念這位先賢,故名“高士橋”。后改為石構式平橋。當時在橋附近有南昌、新建兩縣縣學,知府范淶說:“橋龍名,外象也,龍以躍名,內象也?!毕M麅煽h學子學業有成,像龍一樣騰飛,又將此橋命名為“躍龍橋”。高士橋始建時,兩側無護欄,為安全計,后在其兩側加筑石柱82根,間有護板。橋的兩端各設木牌坊一座,上書“躍龍橋”三字,頗為壯觀。明王仲序詩:“橋列東湖隱素秋,橋前故宅抱清流。馬嘶波影青龍見,魚戲檐陽紫具浮。題柱誰論支大廈,洛川人意在南洲。臨分莫動問梁思,把臂如年憶再游?!睆脑娭锌煽闯霎敃r躍龍橋之情景。至康熙年間,巡撫董衛國、提督嚴明又主持大規模重修,使之成為當時南昌市內一座較大的橋梁。該橋建在西湖之畔,后因橋西逐年淤寒,不少人在此搭棚建屋賣舊貨,逐漸形成高橋露天市場,終是喧囂,已失古風,到清朝未年,橋與路平,已空留“高橋”之名。橋旁曾有“躍龍坡”,如今只有“高橋巷”街名。 定山橋 坐落在青云譜道觀西南進出口處,建于西漢年間,始稱“陳家橋”。后因處定山又名“定山橋”,是南昌市有據可考修建最早的一座古石橋。清乾隆年間重修,長15米,寬3米,3孔紅條麻石結構,載重15噸,至今仍在沿用。屬青云譜外十景“五里三橋”之一。 洪恩橋 建于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位于東湖同仁祠左側,由洪洲觀察使李巽所建。洪恩橋的建立,將東湖一分為二,以洪恩橋為湖界,橋西為西湖(即孺子亭處),橋東為東湖(即百花洲處),橋為高拱形,頗有古風。宋治平中,少府監杜植復修,又名“杜公橋”。南昌教案(江召棠慘案)發生時,主兇法國傳教士王安之就是在洪恩橋附近被群眾發現,毆斃后拋尸于湖中。1928年,拓建中山路,在洪恩橋毗近,興建水泥混凝土橋一座,改稱“三道橋”。 狀元橋 位于今民德路東段,靠近當今八一公園,是東湖與南湖的分界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原為一座石拱小橋,磚石結構,稱“廣濟橋”。傳說清朝初年,大庚(今大余)縣才子戴衢亭屢考落榜,鄉里人不服,為他出錢捐了一個秀才,使戴衢亨獲得參加鄉試資格。在鄉試中,戴衢亨一舉考中舉人,赴京又得是進士,經殿試高中狀元。戴衢亨榮歸故里,途經廣濟橋時,揮筆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又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下聯是“八十日里,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又第一,藍袍脫下換紫袍”,以匯心中之積憤。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由戴衢亭出資,知縣錢志遙主持重建,并將此橋改名“狀元橋”。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昌繪成圖標稱“狀元橋 ”。1935年辟筑民德路中段,改為混凝士整體板橋,長9米,寬14米,設計荷載為汽B-拖60。 塔子橋 位于解放西路江西國藥廠東南,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重建,稱塔資橋。乾隆《南昌縣志》記載:“塔子橋,亦名塔資橋,在進賢門外灌城鄉九部,位于資溪上,有石塔,故名塔資橋?!焙笱葑優椤八訕颉?。原橋為磚石結構。1968年拓寬上海路時被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士水泥橋面,長16米,寬14米,設計荷載為汽15-拖60。 朱姑橋 位于城南南蓮路北段,地處青云譜岱山,原橋始建于唐代,系青條石結構小型便橋,稱“姑嫂橋”。清初,朱耷(八大山人)兄妹分別隱發達地區瀝水兩岸,改便橋為石墩的青條石橋,更名“朱姑橋”。1928年在修筑南昌市至蓮塘的公路時,在原橋(已廢)東30米處建鋼筋混凝土橋,仍用“朱姑橋”原名。1965年將橋改建成長12米,寬12.5米,設計荷載汽10-拖60。原橋為青云譜外十景“五里三橋”之一。 雞公橋 位于南昌縣劉傅村東1.5公里,原為木橋。傳說晉代有蛟精為害,一夜要犁出99條大河,使江西化成大海。許真君求助觀音菩薩,觀音命土地神半夜在此佯作公雞啼,蛟龍以為天亮,欲逃,被觀音擒住,交由許真君鎖于萬壽宮古井鐵柱宮中,后乃稱此橋為“雞公橋”。1970年將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13.9米,寬7米,載重量為15噸。 南浦橋 位于南昌城外南塘灣之西南角,通蓼洲路。原住此三洲居民均以舟通行城內,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大都督朱文正在此疊石為橋,并覆以屋,名曰“廣濟”。后年久失修,橋廢。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由舒廷璋等組織人員重修,更名“南浦橋”。橋為巨石墩臺,五孔,上架重木,墁石橋面,橋上覆屋18間,橋旁還建有圍墻,十分壯觀。南浦橋傍南浦亭,曾是“豫章十景”之一,清未至民國時南浦橋漸廢,今已由鋼筋水泥建成的撫河橋代替。 安義縣歷史上以人名、地名、動物、平安等命名的古橋達66座之多,這些橋大多分布在全縣各鄉鎮,許多至今仍在使用。 黃建橋 位于安義萬埠枧溪村南南全公路北側30米處,始建于唐大順二年(公元891年),距今1100多年,是一座至今仍在供人畜使用的古橋。清乾隆年間曾重修過。橋面鋪設長條麻石,石砌橋臺。 濟圣橋 位于安義縣長埠鄉羅田村,建于宋代,筑有石墩臺3座,石梁6支,至今未損,仍可通行人。 北山橋 位于安義縣東陽鄉下北山村南,明代永樂年間由當地富戶彭毓清資建。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彭毓清四世孫彭仲肅2人重修。橋臺鑲嵌碑記,橋形為花崗石拱橋,長14.6,寬3.3米,高3.3米,凈跨4.3米。此橋古時為北接黃城鋪驛路,南連徐埠之要沖。今為鄉村公路(向平至北山)橋。曾承受5噸卡車通告而無損。 鐘溪橋 位于安義縣城北20公里嶠崚鄉吊鐘村,由耆民帥有序、監生帥達賢募修,是一座古橋,但始建年代已無資料考證。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冬重修(橋東橋臺刻記),橋型為青石拱,橋面鋪青石臺階。長15米,寬6米,高6.7米。橋下原可行舟,今筑水閘停航。此橋舊時為合水山區對外的主要通道。 烏溪橋 坐落在安義新民鄉烏溪村,跨烏溪港,為清時驛道橋。長42米,寬1米,高1.97米,7孔,孔跨5米。石墩和橋面鋪架長條石21支。清乾隆年間,村民陳會洲捐款重建此橋。至今橋面仍有明晰石刻“陳會洲修六墩,條石十五支”字跡。 縣城浮橋 位于安義縣城南門街南端碼頭處,古為津粵驛道要津,今為縣城跨越北潦河之輔助橋。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在北端道建浮橋一座,共9節。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在南端沙灘上建石橋一段,計10墩,橋長30米,寬4米,與浮橋銜接。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重修,石橋加高1米,浮橋增加2節。原浮橋為木制,1981年改為鐵質浮橋,兩邊設欄桿,至20世紀90年代未,這座傳統的古浮橋終止使用。進賢見于縣志記載的古橋有79座,最早的橋建于宋代。 通濟大石橋 位于進賢縣北端,跨通濟河。宋皇祐年間(公元1049-1053 年)由僧人法澄、法凈建。橋上建有屋宇,以利行人趨避風雨。后經元明清歷代維修,覆屋不存?,F存的通濟大石橋是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由當時縣令尚崇震復修的。新中國成立后在橋面兩側增設了護欄。橋為二孔拱橋,孔用麻石,余為紅石,孔徑7.2米,全長22米,寬6.7米,高4.9米?,F為進賢縣文物保護單位。 鐘陵橋 在進賢縣鐘陵鄉南端。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1307年),進賢知縣趙銓修建,傳說開始建橋時屢修屢塌,鄉人埋一小鐘于橋側鎮邪,橋才建成,故名鐘陵橋。明弘治(公元1488-1505年)初年,縣令褚潭重建此橋。橋為三孔拱橋。紅石料,孔徑4.55米,全長25.9米,寬5.5米,橋面呈弧形,中高4.3米,兩頭高4米。鐘陵橋設計構筑精巧牢固,能通行機動車輛。1982年曾將卷拱上部及橋面作了加固重修。該橋現為進賢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池溪橋 在進賢縣池溪街南端,明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縣令張沖建造。并在橋上建造屋宇,以便過橋者避雨休憩。成化未年(公元1487年),由縣民車鑾重新建造。橋為3孔紅石拱橋,長29.2米,高5.6米,橋建造得堅固耐用,經歷400多年后,1965年作了部分整修,橋墩、橋孔保持重修原貌,橋面已鋪水泥,兩側增設了石護欄,現為進賢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路舊橋加固技術方案?
公路舊橋加固技術方案有哪些?有哪些項目可以參考?請看中達咨詢編輯的文章。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昌橋梁加固,任何公路橋梁都將成為舊橋南昌橋梁加固,都會因各種原因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病害需要維修、加固和改造。江西省大部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設計荷載標準較低的公路橋梁仍在服役,截止2000年底,江西的危橋有427座,13849延米,舊危橋改造任務十分繁重,全部推倒重來的思想既不現實,也不科學,更不應該。
因此,我省在八十年代初,在不斷提升技術等級的公路改造、改建過程中,即開始公路舊橋加固改造技術的研究與實踐。先后針對不同橋型、不同的加固技術和方法,完成了多項舊橋加固改造方面的科研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其中兩項獲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由于舊橋檢測、評定與加固技術是一項既綜合復雜又在不斷發展和更新的技術,也是公路工程技術人員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所以,下面簡要介紹江西省在公路舊橋加固技術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實橋情況。
二、主要開展的科研項目介紹
1、我省于1983年完成“提高小型梁板橋承載能力的研究”,為定性地衡量改建前后橋梁剛度及承載能力提高程度,提出了“剛度提高度”和“承載能力提高度”兩個指標,以及計算方法。兩者反映的是全橋狀況,前者指全橋剛度提高了的倍數,后者指全橋承載能力提高了的倍數。該項成果多次被外省引用。
2、1988年~1991年完成的“錨噴砼加固雙曲拱橋的研究”,使一座五孔跨徑45米的雙曲拱橋由原設計荷載南昌橋梁加固:汽-13,拖-60,提高到汽-超20,掛-120,并安全通過總重134噸的超重車。該項成果,經交通部科技情報所檢索查新證實,在當時屬全國采用錨噴砼加固橋梁中,跨徑最大、提高橋梁荷載等級最多。
3、1994年成功完成全國首座梁底側采用體外預應力直索加固提載梁式橋的研究,并同時采用錨噴技術,解決了體外預應力索銹蝕和受溫度變化失效的技術難題。
4、1996年完成了“帶掛孔普通鋼筋砼雙懸臂梁橋加固研究”課題,成功地應用鋼纖維砼解決了橋面負彎矩區砼開裂、致使鋼筋銹蝕的問題。
5、成功完成懸臂式拓寬梁式橋和拱式橋橋面的研究,使凈-7的橋面拓寬至凈-9+2×;1.5米人行道,總寬12.5米。
6、成功完成碳纖維布加固梁式橋的研究,并通過加固前后鑒定性靜載試驗證實了提高抗彎能力的加固效果。
7、先后成功應用粘貼鋼板、粘貼鋼筋、外包砼和套拱法等加固橋梁上部結構;以及多種方法加固橋梁下部結構。
三、典型橋梁的加固方案介紹
1、德興香屯大橋(錨噴法、雙曲拱橋)
1.1大橋設計簡況香屯大橋是通往德興銅礦公路上的一座大橋,1969年8月竣工通車。
大橋設計荷載為汽—13,拖—60,橋面凈寬為凈-7+2×;0.25m。上部構造為5孔45m(矢跨比1/6)的雙曲拱,橫向6肋5波。下部構造為重力式實體橋墩和加后座的u型橋臺。除德興臺奠基于密實卵石層以外,其余墩臺均建于千枚巖基巖上
1.2香屯大橋病害狀況
(1)主拱圈裂縫
①主拱圈中波縱向裂縫,檢查時發現各孔中波波頂均存在縱向裂縫。
②肋、波連接處裂縫。各孔拱波與拱肋連接處大部分均發生裂縫。
③拱肋裂縫。各孔拱肋均有橫向裂縫,有不少是u形裂縫,這些裂縫多發生在拱頂前后10m左右范圍內。
④橫系梁裂縫。為數較少但除第1、4孔外均有發現。
(2)主拱圈軸線下降主拱軸線普遍下降,拱頂下降5~18cm,l/4點下降0~9cm,而且上下水下降值很不一致。
(3)橋面變形及破碎橋面縱向變形已呈波浪形,但高差尚不很大。而橋面破碎現象甚為嚴重,且集中在3、4、5孔及兩臺后座上,在墩頂附近伸縮縫處裂縫尤其發達,以致破碎露筋。
(4)腹拱、立墻病害腹拱及立墻均為漿砌片石材料,由于防水層質量差,許多腹孔及立墻上均有滲水痕跡,以致發現不少因長年流水侵溶懸掛著的“石筍”。腹拱圈及立墻上也發現有裂縫。
(5)橋臺后座變形嚴重兩橋臺后座擋墻與橋臺連接處沉降縫均增大至8~10cm(設計為2cm),且從外部可見內部填料中的空洞。在橫向、后座兩擋墻均偏出橋臺外緣5~8cm。后座上橋面沉陷多次,修補時發現其填料在上層2m左右為煤渣,車輛通過時,煤渣則由沉降縫處外泄,因而其上路面不能穩定。
⑤墩臺身裂縫各橋墩上均存在豎向裂縫,反映了施工時混凝土澆筑及水泥、骨料質量的一定問題,但裂縫多般為早期出現的許多裂縫,因年代較久,沿縫出現白色晶體析出物。
漿砌片石橋臺上亦發現不少豎向、斜向裂縫,但較細微。
1.3香屯大橋加固設計要點通過對該橋進行檢查及分析的情況來看,尚未發現墩臺基礎出現病害的反映,即使是置于非巖石基底上的德興岸橋臺亦未發現位移的跡象,所以大橋的加固主要針對上部構造和橋臺后座。
1.3.1主拱圈加固原橫系梁尺寸偏小,橫向聯系差,屬薄弱構件,針對這一病害,將原橫系梁由116×;15×;18cm加大截面尺寸至116×;15×;50cm,把拱頂部分三根橫系梁改為橫隔板116×;30×;84cm,以加強橫向整體性,使全拱寬共同受力。除端系梁外,其它橫系梁原定用噴錨技術施工,后改為預制安裝。
由于主拱圈受力大,裂縫多,采用拱肋及拱波部分外包鋼筋網并噴射25#厚6cm砼加固拱圈截面,以提高各孔的整體剛度和承載力,為使拱腳應力減小,在每跨拱腳至第二腹孔的拱圈頂現澆30#鋼筋砼,厚10cm,其設計圖如下:
1.3.2橋面原橋面缺乏穩定而堅實的基層,整體性差,有必要將原橋面徹底清除,并挖除部分砂礫墊層(如是非砂礫填料,必須挖除,換上砂礫填料,夯實),再加鋪水泥穩定砂礫基層,厚15cm,其上澆筑20cm厚鋼筋砼橋面。
1.3.3橋臺后座加固將橋臺后座上路面除去,改成30#鋼筋砼單向簡支預制板,厚35cm,支承于兩側墻上。用φ24mm的錨固鋼筋使之與側墻相接,其上鋪裝15cm厚30#砼橋面,鋼筋砼板與后座填料間留有空隙,以使活載壓力直接作用在側墻上,從而減去了活載引起的對側墻的土壓力,并增加側墻抗剪能力和基底摩阻力。
1.4加固后承載能力評定
(1)在汽—超20主要組合荷載,掛—120附加組合荷載和特掛—150附加組合荷載作用下,預測各測點應力,變形和裂縫寬度均滿足規范規定的容許限值,因此本橋能承受汽—超20,掛—120和特掛—150。
(2)本橋采用噴錨混凝土補強提高舊橋承載能力達到預期效果。
(3)本橋噴錨混凝土補強層與舊橋共同作用是不完全的。由于噴錨混凝土中存在空穴,結合粘結強度不高等原因,共同作用程度僅達65.6%。建議今后采用“濕噴法”進行錨噴施工,提高新舊砼共同作用程度,使噴錨混凝土層與舊橋起到完全的整體作用,提高加固效果。
(4)由于老橋收縮、徐變已基本完成,所以噴錨混凝土不承受原橋及自身恒載,在工作階段僅承受活載,故噴錨混凝土強度不控制。
2、320國道靈溪大橋(體外預應力直索加錨噴法、梁式橋)
2.1靈溪大橋概況靈溪大橋位于320國道上,原是一座年代已久的老式橋。該橋于1970年10月由七孔不等跨八字撐架木梁橋改建成七孔不等跨簡支鋼筋混凝土梁橋,全長119.99m,上部構造為四梁式t梁。下部構造均為重力式墩臺、八字墻。設計荷載為汽—13、拖—60,橋面凈寬為凈-7+2×;0.5m人行道。320國道改建成二級公路后,該橋通過的交通量較大,并常有200—300kn左右載貨重車經過,且來往行人及自行車、板車亦較多。因此該橋成為全線縮頸段,時有交通事故發生。為確保交通暢通,與行人和車輛交通安全,經上級批準,將此橋加固和拓寬為荷載標準汽—20,掛—100,橋面凈寬為凈-9+2×;1.5m人行道。
2.2靈溪大橋拓寬加固方案
2.2.1拓寬加固靈溪大橋兩端引道已改建為二級公路,混凝土路面亦已修建完成。另改橋位新建已屬不可能。故僅就地改建或拓寬加固兩種方案進行了比較。
(1)就地改建方案。為了不中斷交通,就地改建就必須搭便橋,由于橋下水深常年在3~4m左右(因下游建壩),搭便橋費用較高;且改建需拆除原有上、下部結構物,又需一筆可觀費用。但改建后,各橋孔跨徑標準全部結構都是“新”的,在心理上感覺更美觀、耐用、可靠。
(2)拓寬加固方案。此方案可不需搭便橋,只需適當控制交通,邊通車邊拓寬加固。由于可以利用原有墩臺,拓寬加固主要在上部構造上進行,因而可節約更多投資。只要拓寬加固方案得當,亦可滿足設計荷載要求。但橋孔尺寸長短不一,原橋混凝土標號低,又有一定的病害,雖經拓寬加固,似乎總感覺不如新橋。
經過研究討論,認為按照江西現時公路建設資金緊張的狀況,能節省的建設費用應盡量節約、以投入到其它必需的建設項目中去,故應選擇拓寬加固方案。
2.2.2原橋主梁加固增強方案加固增強方法很多,如:
①以錨噴或現澆混凝土方法增加t梁受拉區鋼筋及加大梁身斷面;
②以鋼板粘貼加固增強;
③以體外預應力加固增強等。
據計算,原主梁增強至能承擔汽車-20級,掛車-100的設計荷載需增加較多鋼筋,費用較高,故不選用①法;②法因鋼板外露,需經常養護且粘貼鋼板不易使其緊密與梁身結合,故亦未采用。③法所需鋼材較少,且施加預應力可使梁裂縫減少或閉合,施工也簡便,但也存在預應力鋼材防銹蝕問題及加強經常養護問題,同時預應力鋼材直接受大氣溫度影響較大。經反復研究,決定采用先用體外預應力加固增強,再以噴射混凝土將其覆蓋的方案。此方方案既可解決預應力鋼材防銹蝕問題,又可避免其直接受大氣溫度影響,同時噴射混凝土后尚可增加梁身抗剪能力。
(1)利用墩頂上兩孔梁端空間設置現澆橫向懸臂挑梁,其上安裝預制的微彎板。
(2)在挑梁懸臂部分架設預制的π形人行道梁。兩邊橋孔人行道梁較主梁長,一端支承在邊墩挑梁上一端支承在路堤上特設的支墩上,此舉系為了避免加寬橋臺。
(3)在人行道梁內側的凸緣與舊橋面板間,用25號混凝土澆筑橋面加寬部分,橋面鋪裝層混凝土同時澆筑形成凈-9m行車道,在橋面鋪裝層及橋面加寬部分,均設置了鋼筋網,使整體性能加強。
(4)橋面伸縮縫設置在挑梁頂中心,將行車道鋪裝延伸搭架在挑梁上形成。挑梁上橋面鋪裝層下墊設二層油氈,使其能隨溫度收縮。伸縮縫中充填聚氨脂材料。
2.3加固后試驗結論
(1)從撓度測試結果表明,試驗荷載下人行道梁和t梁撓度均很小。推算得的汽—20荷載(已考慮沖擊系數)作用下t梁撓度僅為3.607mm,其f/l=1/4574;人行道梁撓度為4.142mm,其f/l=1/4104,均遠小于l/600,完全滿足使用要求。
從第二加載階段撓度實測值與計算值比較表可看出,實測值大大小于相應荷載的計算值,其校驗系數僅為0.329~0.369,說明人行道梁和t梁的實際剛度比理論計算用的剛度大很多,如t梁計算開裂慣性矩為0.0978m4,返算的實際慣性矩為0.14135m4,而梁的計算換算慣性矩為0.23197m4。
(2)由測試資料可知,加固拓寬前后跨中加載彎矩增大1.631倍時,實測的邊t梁撓度和梁底受拉區鋼筋應力僅分別增大1.071倍及1.063倍,可見該橋在加固拓寬后上部結構承載能力大,安全可靠。
(3)由測試資料推測的汽—20荷載作用下梁的應變、應力值與行人荷載、恒載作用下梁的應變、應力值均較容許值為小,可見加固拓寬后橋梁結構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2.4大橋加固效果評價
(1)靈溪大橋采用先以體外預應力加固t梁,后用錨噴混凝土使預應力鋼束與梁體粘合的加固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此法在國內尚系第一次使用,它不僅使梁的抗彎、抗剪強度及剛度得以增大,且能有效地防止預應力鋼束因暴露在大氣中引起銹蝕,也使其不直接受大氣溫度影響,即可使預應力鋼束工作安全可靠,也減少了今后養護工作和費用。該方法具有施工設備簡單、施工操作容易、施工速度快和在施工過程中基本不中斷交交通等優點。尤其通過施加預應力,主梁將會產生上拱,這對改善舊橋的下撓狀況是十分有利的,且可使裂縫減小或閉合。施加體外預應力與噴射砼加固舊橋的組合體根治了原結構由于裂縫等原因產生的應力集中并恢復了原結構變形的協調性,使其能抵御更大的外荷載。噴射砼包裹著預應力鋼筋,既發揮了預應力的作用,又發揮了噴錨砼優越性,也解決了體外預應力鋼材養護難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為類似橋梁的加固改造提供了一種十分有效的好途徑。
(2)靈溪大橋采用在墩上澆制的懸臂梁上架設人行道梁以加寬橋面的方法,使人行道梁除承受人行荷載外,還分擔了部分行車荷載,充分利用其承載能力,節約了建造新的深水墩臺的費用,可供類似梁橋拓寬橋面參考。
(3)浮動式工作平臺對加固梁橋是一種很經濟的方法,本身安裝拆散均簡單,使用穩定安全。值得在橋下常年有水且不很高的梁橋加固時采用。
(4)該橋加固拓寬工藝簡單,施工方便,設備少,加固費用僅95萬元,如就地建新橋還需搭深水便橋,費用較大,總需要費用250萬元,加固拓寬費用僅為其40%左右。經濟效益顯著。
(5)該橋加固拓寬施工除部分項目系在半幅通車的情況下進行的。其余均是讓車輛雙向通車,社會效益明顯。
(6)本橋設計的重點是巧妙地利用了墩上懸臂梁來加寬橋面,避免加寬墩臺,即節省了經費,又大大加快了進度,同時施工操作又簡單。
(7)不同的橋梁具備不同的特點,但同類型的橋梁有著相同的特性,其加固方法可以借鑒,但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巧妙地利用其特性,則許多難點就可迎刃而解。如靈溪大橋墩上懸臂梁、邊孔人行道梁的設置。
(8)該橋加固拓寬后營運至今,經跟蹤觀察使用情況良好。
3、贛州西河大橋(鋼纖維砼加固負彎矩區、雙懸臂梁橋)
3.1西河大橋概況贛州市西河大橋位于市區內,跨越章江,為該市聯絡東西城區及由105國道進入市區的跨江通道。該橋橋長256.2m,為9孔雙懸臂鋼筋砼梁橋,孔徑為12.6+7×;33+12.6m.懸臂孔掛梁計算跨徑為14m.原設計荷載為汽—10、拖—60,橋面寬度為凈-7+2×;1.5m人行道。該橋于1955年按蘇聯標準圖并參照洛河橋施工圖設計,1956年建成通車。
由于大橋建成后交通量日益增多,汽車載重愈來愈大,致使該橋已在主梁正、負彎矩區、牛腿上出現眾多裂縫,橋面鋪裝及伸縮縫亦出現破碎及其它損壞現象。由于該橋病害嚴重,故被禁止稍重車輛通過。1992年以來,贛州公路分局曾先后三次組織對該橋進行檢查,拍攝錄像。1993年在對大橋進行加固設計前,亦進行了較全面細致的檢查。
3.2大橋病害檢查情況西河大橋病害主要表現在:
(1)主梁裂縫及主梁變形主梁裂縫主要發生在錨跨中部(正彎矩區)梁的下緣及懸臂梁根部(負彎矩區)上緣,后者大都貫穿整個車行道翼板。各裂縫寬約在0.1~0.5mm之間。此類裂縫顯然是由于大量重車通過使梁的受拉區開裂,屬正?,F象。但由于負變矩區裂縫在上面,雨水易從裂縫滲入梁內,引起鋼筋銹蝕及砼強度降低。
主梁永久性變形嚴重,從橋欄桿柱變化,可明顯看到這種波浪起伏狀態,墩臺處與墩中橋面高差大者已達6cm左右。
(2)牛腿裂縫牛腿裂縫大都發生在懸臂孔贛州方向的主梁牛腿上。裂縫大者達21mm之多,為支座附近豎直裂縫。第七孔處下水南昌方向牛腿砼在支座處脫落一塊,支座鋼板外移,鋼筋外露,支撐其上掛梁,銹蝕嚴重。掛梁上牛腿裂縫較少,大多是(嵌固端)轉角處斜裂縫或豎向裂縫。
在后來鑿開牛腿原砼時,發現由于鋼筋較密,砼有澆筑不實之處,有空洞存在。
(3)橋面及伸縮縫橋面呈波浪狀。橋面鋪裝層裂縫及破碎現象甚為嚴重,在墩頂處及掛孔牛腿上伸縮縫處裂縫尤其發達,以致破碎脫落。究其原因,可能是因橋面鋪裝層下是較軟的油毛氈防水層,在重車及沖擊荷載作用下易產生這種破裂現象。
3.3西河大橋加固方案在進行加固前靜載試驗的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對該橋主要部件結構強度的驗算。計算表明,對該橋單純采取修補的方法,只能恢復到滿足汽—10荷載的要求,而不能滿足汽—20荷載運行的要求。
按容許應力法計算,懸臂孔支點截面受壓區砼最大應力達13.5mpa,超出實際砼容許壓應力值;而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跨中截面正截面強度不足,梁所能承受之最大彎矩為11839.87kn?m,不能滿足所需承受的彎矩13184.81kn?m。根據現場檢查、試驗及計算分析資料,要使西河大橋通過加固達到承受汽—20、掛—100荷載等級的要求,就必須對主掛梁牛腿、主梁及其上橋面鋪裝進行加固補強,并對牛腿支座及伸縮縫加以改造。
3.3.1懸臂孔主梁及掛梁牛腿的加固
(1)經計算,牛腿最弱截面為θ=28.86°;或θ=41.19°;(不計h)的斜截面,按偏心受拉構件驗算,拉應力分別為2.0及2.2mpa,按對牛腿截面尺寸能否符合裂縫控制要求驗算,發現牛腿截面尺寸不足,公式fvk≤β中系數β需≥1.39方能滿足,而承受靜力荷載的牛腿抗裂度取值至少應是β=0.80.依上可見,加固前牛腿狀況顯然不安全。加以牛腿伸縮縫處不平順、不平整引起的跳車、沖擊,可使垂直荷載實際上增大很多。因而牛腿砼內部微裂縫不斷發展,最后引起嚴重開裂而破壞。
(2)由于牛腿是懸臂梁橋的一個關鍵部位,它是否牢固可靠對橋梁能否維持安全通行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之一。牛腿又是懸臂梁的薄弱環節,牛腿處梁高突變減小,截面凹折轉角多,而要傳遞的集中力數值非常大,且頻繁承受車輛沖擊力作用,所以是受力非常復雜的部位?,F有各種驗算方法帶有相當的近似性,還不能完全反映受力情況。為此,對牛腿加固我們提出了兩種方案:
方案一:鑿除原牛腿的低標號砼(舊170號砼),改為澆筑30號鋼纖維砼。澆筑鋼纖維砼時,在新老砼結合面上涂以環氧砂漿以增進兩者粘結。
方案二:將掛梁從兩個支點擱在主梁上改為以多支點擱在端橫梁上。此種方案,可使原牛腿上受力減少,但牛腿的砼則因破碎開裂,仍需鑿除后重澆新砼;端橫梁也因原寬度不足及標號過低,也需鑿除重澆加寬,這就增大了工程量。該方案另一缺點是傳力情況不明確。
3.3.2主梁負彎矩的加固
根據檢查、測試資料及計算成果,主梁負彎矩區在一般荷載下即產生大量裂縫,其上橋面鋪裝層亦產生大量網裂。此種裂縫不僅不美觀,使人產生不安全感,在實際上也會因雨水滲入主梁和翼緣板中,導致銹蝕受力鋼筋,影響橋梁使用壽命。
在考慮加固方案時,根據計算資料增加了縱向受拉鋼筋,置于原鋪裝層范圍內,計算結果還表明,由于新設計標準的荷載負彎矩作用,橋面砼的拉應力將達到3.96mpa,采用現橋涵設計規范中所列各標號普通砼均仍會因抗拉設計強度無法滿足而使梁頂開裂;只有采用鋼纖維砼,其抗拉設計強度有可能大于此拉應力,從而保證橋面不出現裂縫。故我們在加固方案中對負彎矩區橋面鋪裝層采用澆筑鋼纖維砼,要求其與梁頂翼緣板真正牢固連成整體。所以在將梁頂翼緣板頂打毛外,還要在其上設錨筋和在頂面上刷粘層劑使新老砼緊密結合。在澆筑鋼纖維砼鋪裝層前,尚需用高分子化學材料壓入梁頂的裂縫內,使裂縫粘合。
對此負彎矩區加固提出的另一種方案是在橋面鋪裝層范圍內采用無粘結預應力加固。此措施旨在使橋面原裂縫進一步閉合,同時可因懸臂負彎矩減小而減小懸臂端撓度,并減輕主梁和掛梁銜接處沖擊。該方案因施工工期短、施工技術較新,且需一定設備,一般施工隊伍不一定具備條件而放棄。
3.3.3主梁錨跨及掛梁正彎矩區加固在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時,在汽—20、掛—100荷載作用下主梁截面強度不滿足,故需補強。補強的措施是在鑿去原橋面鋪裝層及油毛氈后,將原橋面打毛,用錨桿在原鋪裝層厚度范圍內加一層鋼筋網,然后澆筑30號uea補償收縮自防水砼。采用uea補償收縮自防水砼的目的是因為uea補償收縮是一種適度膨脹的砼,在鋼筋和鄰位約束下,可在砼中建立0.2~0.7mpa預壓應力,使結構達到抗裂防滲的目的,即解決防水問題。掛梁則除在原鋪裝層厚度范圍內不增鋼筋網外,其余均與主梁加固方法相同。
3.3.4主梁裂縫粘合
為改善主梁負彎矩區受力情況,并增加梁板耐久性能及剛度,同時為了在加固施工中需要將導梁移孔時,主梁及掛梁能安全承受在上通過的導梁設備重,本橋加固設計采用了以高分子化學材料對主梁及掛梁裂縫以壓灌的方法,使裂縫予以粘合。
查詢建筑企業、中標業績、建造師在建、企業榮譽、工商信息、法律訴訟等信息,請登陸中達咨詢、建設通或關注中達咨詢微信公眾號進行查詢。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
南昌市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確保城市橋梁、隧道完好、暢通,根據國務院《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南昌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市城市規劃區內城市橋梁、隧道的養護維修、檢測評估、安全使用、應急處置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所涉橋梁、隧道的安全管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城市橋梁,是指城市道路中的跨越水域或者陸域供車輛、行人通行的跨江河橋、立交橋、高架橋、人行天橋等及其附屬設施。
本辦法所稱城市隧道,是指城市道路中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山嶺隧道、水底隧道等及其附屬設施。第四條 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負責全市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區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負責所轄區域內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區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所屬管理機構負責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發展改革、交通運輸、公安交通、建設、財政、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和地方海事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 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管理與養護并重的原則。第六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其投資建設的城市橋梁、隧道的安全管理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第二章 養護維修與檢測評估第七條 城市橋梁、隧道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依法組織竣工驗收;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發展改革主管部門在審批核準城市橋梁、隧道建設項目時,應當就橋梁、隧道的建設、養護和安全管理事項征求城市管理主管部門的意見。第八條 城市橋梁、隧道交付使用時,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設計規范設置消防、通風、照明、排水、監控等附屬設施和限載、限高、限寬等標志。第九條 政府投資建設的城市橋梁、隧道,由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所屬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養護、維修。
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投資建設的城市橋梁、隧道,由業主負責養護、維修。第十條 城市橋梁、隧道養護維修單位應當制定養護計劃,按照養護計劃和有關技術規范對城市橋梁、隧道進行養護維修和日常巡查,保持城市橋梁、隧道及其相關標志完好。第十一條 城市橋梁、隧道養護維修單位作業時,應當避讓交通高峰時段,并設置警示標志,采取安全措施,保障通行安全。
緊急搶修時,養護維修作業車輛在確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不受時間、行駛路線、行駛方向、交通標志、標線的限制。第十二條 城市橋梁、隧道養護維修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城市橋梁、隧道檢測評估制度,對城市橋梁、隧道進行安全檢測評估。
城市橋梁、隧道的安全檢測評估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承擔。第十三條 經檢測評估為城市橋梁承載能力下降但尚未構成危橋的、城市隧道存在安全隱患但尚未影響通行的,其養護維修單位應當及時變更承載能力等指引標志,設置警示標志,進行加固等處理。
經檢測評估為危險橋梁、隧道的,其養護維修單位應當采取緊急措施,并向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報告;涉及跨贛江橋梁的,還應當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危及通航安全的,還應當向地方海事管理機構報告。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收到報告后,應當提出處理意見,并限期排除危險,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地方海事管理機構應當予以配合。第三章 安全使用與應急處置第十四條 城市橋梁、隧道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設置廣告牌或者其他掛浮物;
(二)履帶車或者超重、超高、超長車輛擅自在城市橋梁、隧道上行駛;
(三)在城市橋梁上修理車輛或者垂釣;
(四)利用城市橋梁進行圍欄、吊裝、牽拉等施工作業;
(五)在城市橋梁上架設壓力在0.4兆帕以上的燃氣管道、10千伏以上的高壓電線和其他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氣體、液體的管道;
(六)在城市隧道內鋪設高壓電線和輸送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氣體、液體的管道;
(七)其他損害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行為。第十五條 城市管理主管部門應當設立城市橋梁、隧道安全保護區,在保護區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從事河道疏浚、挖掘(挖沙)、打樁等作業的;
(二)堆放或者加工生產易燃、易爆、腐蝕性、放射性等危險物質;
(三)泊船;
(四)其他損害城市橋梁、隧道安全的行為。
橋梁加固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從橋梁加固的部位來分,橋梁可分為上部結構加固、下部結構加固。橋梁上部結構加固有常用方法有:加大截面法、粘貼加固法、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增加輔助構件法和體系轉換法等。橋梁下部結構加固常用方法有:擴大基礎加固法、高壓旋噴注漿加固法、鋼筋混凝土套箍及外包鋼板等。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加固方法的應用有的并不是單一的,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加固的方法或者相互結合使用,并且在這些方法的使用之前,必須先將橋梁的裂縫、麻面等病害處理完之后方才進行加固。
南昌橋梁加固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南昌在建橋梁、南昌橋梁加固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