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鋼結構設計

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

鋼結構設計 2周前 ( 11-16 12:00 ) 560 搶沙發
今天給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水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我們哦,現在開始吧!

今天給各位分享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水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我們哦,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

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是什么,地下室結構設計要點有哪些

已有12684人申請

國外學歷考注冊建筑師要幾年

不同國家的要求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國家的學歷考注冊建筑師的要求:

- 美國:通常需要在國家建筑師注冊委員會(NCARB)注冊,要求申請人完成一個五年制的建筑學學士學位或者更高學歷,并且需要至少三年的建筑實習經驗。完成注冊考試后,需要滿足每年的繼續教育要求,以保持注冊狀態。
- 加拿大:需要在省級建筑師注冊機構注冊,要求申請人完成一個五年制的建筑學學士學位或者更高學歷,并且需要至少兩年的建筑實習經驗。完成注冊考試后,需要滿足每年的繼續教育要求,以保持注冊狀態。
- 英國:需要在皇家英國建筑師協會(RIBA)注冊,要求申請人完成一個三年制的建筑學學士學位或者更高學歷,并且需要至少兩年的建筑實習經驗。完成注冊考試后,需要滿足每年的繼續教育要求,以保持注冊狀態。
- 澳大利亞:需要在州級建筑師注冊機構注冊,要求申請人完成一個五年制的建筑學學士學位或者更高學歷,并且需要至少兩年的建筑實習經驗。完成注冊考試后,需要滿足每年的繼續教育要求,以保持注冊狀態。

求份框架結構設計說明

已有12684人申請

配筋圖怎么算

鋼筋配筋圖的算法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發展,早些計算機沒有普及時,人們計算鋼筋配筋圖一般靠手算和經驗,現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鋼筋配筋圖算法簡單了好多,在計算機上輸入參數計算機自動幫你算成。(1)、電算現在國內普遍用的是PKPM配筋信息計算軟件,它使用方法簡便,計算結果準確,很受人歡迎,具體使用方法:1、首先你要先在該軟件上建立結構模型,就是輸入梁柱板等信息。2、荷載布置就是將你所計算的構件上所受的荷載輸入進去,荷載主要包括恒荷載、活荷載、風荷載以及地震作用等。3、結構信息包括:抗震等級、風等級、建筑等級等4、計算軟件根據已有的信息,對模型進行受力分析和配筋計算。5、模型檢查修改計算過后哪里布置不合理,軟件會將其標注出來,這時候你要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修改,直到軟件不提示錯誤為止,完全正確后再計算一次。6、配筋圖的修改軟件出的圖紙有些不符合國家使用圖紙規范,要手動進行修改,達到滿意為止。(2)手動計算1、畫結構布置圖根據建筑圖初步設計結構布置圖。2、荷載計算考慮風荷載、恒荷載、活荷載、地震荷載等3、構件受力分析通過結構力學上的公式計算構件的受力。4、配筋計算使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這本書上的公式計算構件配筋。

結構基礎的計算步驟

一,分析建筑條件,準備初步工作:1。底框部分:(1)根據建筑條件圖布置框架柱軸網,由抗震概念設計,盡量不要出現單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況,柱距一般為6米;(2)柱截面初步設計;單層商鋪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設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設為400X400;(3)根據柱軸網確定剪力墻的分布(長度和距離);(4)剪力墻一般分布在樓梯間處,與電信專業協調,預留電表箱位置;(5)剪力墻往往矮而長,變形能力差,多為剪切破壞,宜開豎縫保證高寬比大于1。??5;(6)根據底層店面部分的墻厚確定框架梁,柱偏心;(7)根據框架柱的設置和柱距,確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寬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墻的框架梁寬度不小于350,其它墻梁寬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凈跨的1/5)(框架結構梁截面;尺寸控制辦法:計算時用TAT,看計算結果配筋圖內的配筋率圖;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間)(8)其框架和抗震墻的抗震等級,6,7度可分別按三,二級采用;2。磚混部分:(1)根據縱橫墻的布置及可能會有的屋面構架,確定構造柱的位置和種類,(最外圍的構造柱直接升到女兒墻,門窗洞口處的構造柱尺寸最好與門洞處的短墻吻合)(2)根據戶型布置設置梁,包括其寬度和高度(其位置應把樓板分成規則的矩形,在陽臺較大窗洞處或門窗連續設置處應設置過梁,且其高度加上門窗的高度應等于樓層高度);(3)根據戶型布置確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廳不小于120,否則影響使用;陽臺,廚衛一般為90,屋面板厚120,樓梯梯板厚度為板跨的1/28,且平臺梁高度與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標高;(4)根據墻體外立面的腰線做法,確定外圍圈梁的高度和做法;(5)根據總體要求,設置不同的結構標準層與荷載標準層;(6)陽臺處的挑梁高度為挑出長度的1/3-1/6;二,輸入計算模型,進行程序計算:1。??底框部分:(1)SAT-8計算底框時不能考慮風荷載。若在"底框結構空間分析方法"中選取"有限元整體算法"可計算風荷載,但結果偏小建議不使用;(2)上部承受墻荷載的墻梁寬度不于300;(3)過渡層如果開洞大于800,需要設邊梁;(4)抗震墻厚度不小于凈高的1/20,且宜開設洞口形成若干墻段,其高寬比不宜小于2;(5)注意:梁和柱的偏心,應根據建筑要求與砌體外墻平齊,且上部的砌體抗震墻與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墻應對齊或基本對齊;(6)注意:剪力墻材料為混凝土及其強度等級;(7)材料等級:整個工程鋼筋等級應統一為II級或III級,樓板,梁為C30混凝土,柱為C25混凝土,剪力墻為C30混凝土;(8)在SATWE中進入底框模型后選取荷載時,選取上部磚混荷載的標準組合來計算配筋,這樣可以不用單獨建立磚混的計算模型(9)在模型中,應輸入底層的磚墻,并計算出二層磚混結構與底框結構的抗側剛度之比,為保證房屋的整體抗震性能較好,最好在1。??3-1。8之間(1。5左右),以此確定剪力墻的是否開洞和增減長度;(10)通過JCCAD得出綜合模型中的柱底內力設計值簡圖,用柱底內力除以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確定框架柱下應該設置的樁數,并由此確定承臺類型(單樁,兩樁等);(11)對于小墻垛的強度和梁端支承處砌體的局壓的計算應予以重視;(12)一般不考慮墻梁荷載折減,否則應在設計說明中提出對施工及使用的要求;(13)SAT-8計算底框時不能進行柱雙偏壓驗算。??但是當縱橫向尺寸接近及角柱可根據經驗調整柱配筋,或用高層版TAT進行雙偏壓驗算;(14)當平面布置較規則時(無柱列錯位情況)SAT-8計算結果與采用PK計算無顯著差別。2。磚混部分:(1)門窗洞口的輸入必須盡量準確,門上方設置過梁,上方有梁的門窗洞口,其墻可不用輸入,墻上不應設轉角窗;(2)構造柱先不輸入,待進行初次計算后得出哪些地方需要加構造柱(打出計算 書),再加入所需構造柱,直到滿足抗震計算要求;(3)該部分的梁用SATWE中的"有限元整體算法"計算;門洞過梁的配筋應以列表的形式表示;(4)建筑材料:一層為MU10燒結粘土磚,M7。??5混合砂漿(室外地坪以下為M7。5水泥砂漿),二層以上為MU10燒結粘土磚,M5。0混合砂漿(底框結構時,二層改為M7。5混合砂漿)一層以上板柱與梁,,圈梁和屋頂構架可以用C20混凝土;輕質隔墻一般采用3KN/m2的加氣混凝土砌塊;(5)修改部分樓板的板厚和部分構件的材料,以符合要求;(6)計算基礎時,板的活荷載可以折減,計算梁,板時,不折減;坡屋面的面荷載要用水平投影的值;(7)閣樓層的高度=起坡處的高度+成坡部分高度的一半;(8)準確把握總體信息,分清自然層與結構,荷載標準層的對應關系,進行總體裝配;(9)陽臺如果有分戶隔墻,最好不要按照承重的磚混結構考慮,應考慮層層設置挑梁,上面輸入墻荷載。??三,根據電算結果,繪制施工圖:1?;A部分:(如果純磚混建筑采用樁基礎,那么計算時仍應按照底框模型來計算,但程序中的中梁剛度放大系數不應取2,應該取1,總體信息中的底框層數注意修改為2)。(一)承臺:(1)根據柱底內力設計值簡圖確定柱與墻下所需樁數,一般有單樁(配筋按照構造要求),兩樁,三樁,四樁,五樁等,需要通過計算配筋;(2)柱下所需樁數及樁之間的間距(一般為4d),確定承臺尺寸:a。??承臺厚度不小于300;且應比基礎梁高度大200為宜;b。承臺寬度不應小于500,邊樁中心至承臺邊緣的距離不宜小于樁的直徑或邊長,且樁的外邊緣至承臺邊的距離不小于150;(3)承臺配筋,對于矩形承臺應按雙向均勻通長配置,直徑不宜小于Ф10,間距不宜大于200,三樁承臺,鋼筋應按三向板帶均勻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鋼筋圍成的三角形應在柱截面范圍內;單柱單樁的承臺按構造配筋,根據重慶市規范,應設置Ф12@100的封閉箍;(4)承臺主筋除滿足計算要求外,還應符合最小配筋率要求,主筋直徑不宜小于Ф12,箍筋不宜小于Ф8;(5)承臺受彎計算中,在得出X,方向柱邊的彎矩后,Y除以0。??9*fy*Ho,可得出配筋面積;(6)當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低于柱或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時,尚應驗算柱下或樁上承臺的局部受壓承載力;(二)基礎梁:(1)由承臺和剪力墻的分布情況布置基礎聯系梁,單樁承臺宜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設置,兩樁承臺宜在其短向設置;(2)寬度不應小于250,且應根據上部的承重情況加寬(當承受剪力墻時,應每邊多出剪力墻50,當承受設縫時,寬度應寬出每片墻外邊各50),高度可取承臺中心距的1/10~1/15;(3)基礎梁設計,荷載取基礎基本組合,配筋計算可以用JCCAD中的計算結果,也可以以樁為支點按照連續梁模型用設計值進行計算(可簡化為簡支)上下縱筋直徑不小于2Ф12,,并應按受拉要求錨入梁內;(4)樁頂進入基礎梁內長度為50,樁的主筋錨入到基礎梁長度不小于30d;(5)梁頂面宜與承臺位于同一標高;梁頂面一般比一層室內地面低50cm;(6)要注意突出部分(如樓梯入口處的門樓,立面上的構架等)下面也要設置基礎梁,有的需要打樁;(7)基礎拉梁高度取跨長的1/20,然后取柱子豎向力的1/10作為地梁的軸力,以計算地梁的縱筋;2。??底框部分:(一)梁:(1)對生成的框架梁(墻托梁)配筋結果,需要根據這部分內容在規范中的要求進行調整;(需對照規范逐條校對);(2)依據配筋驗算圖自行配筋。不管是否按墻梁計算,必須滿足托墻梁的構造要求。對非托墻梁可放松腰筋配置。??因墻梁為拉桿受力,面筋拉通不宜小于2Ф18;梁上,下筋放大系數1。05(3)住宅部分的框架梁按照墻梁處理,編號均為KZL-X,箍筋間距均為100;(4)寬度大于350的梁,均采用4肢箍,且上下縱筋至少4根貫通;(5)由于衛生間降板400,且板厚120,故其周圍的梁截面應取到550 ;(6)對于高度h大于500的框架梁,應設置不少于2Ф14的腰筋,間距不應大于200,且根據框架梁計算結果確定并標出是構造需要(G)(構造要求腰筋總面積不應小于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2%)還是抗扭計算需要(N);如計算需配受扭筋則扭筋間距≤200:梁高400-450不少于2根(雙邊)梁高500-650不少于4根(雙邊)梁高700-850不少于6;;根(雙邊)梁高900-1050不少于8根(雙邊);(6)框架梁跨中截面縱向受力鋼筋總配筋率不應小于0。??6%;(7)框架梁每跨底部的縱向受力鋼筋應通長配置;(8)單獨表示的梁要有標高,一般是建筑標高-0。030=結構標高;(9)主次梁交接處,梁有集中力處應附加箍筋和吊筋,優先采用附加箍筋;(10)加大過渡層及屋面圈梁配筋;(11)截面往往由箍筋配置情況控制。??查看配筋驗算簡圖時,注意箍筋面積不超過2。2(D12@100);若縱筋面積較大,實際配筋率可能超過2%時,宜增大梁截面重新計算,將箍筋直徑控制在12以內;(12)應加強支座處的配筋,特別是框架梁為墻梁支座時;(13)如梁太密集,可以分畫為橫向梁和縱向梁兩張圖,(二)柱:(1)最好按照計算書中的數值自行配筋,以免自動生成時出現一些錯誤;(2)框架柱和剪力墻要根據軸壓比的大小進行多次調試,如果軸壓比小于0。??5,就應減小截面,或者沿縱橫兩個方向截面高度不同,以求使截面優化,應盡量接近規范要求的0。9,且截面尺寸盡量接近;(3)框架柱箍筋不小于Ф8,且應在支座處加密;(4)框架柱受力鋼筋不小于3根HRB400的18;(5)樓梯間處的柱子要注意偏位,以滿足凈空要求;(三)墻:(1)對于剪力墻,要求其抗側向剛度與上部二層的抗側向剛度之比符合規范要求;(2)抗震墻周邊設置梁(暗梁)和邊框柱(暗柱),梁寬度不宜小于墻厚的1。??5倍,截面高度不小于墻厚的2。5倍,邊框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墻厚的2倍;(3)抗震墻的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25%,并采用雙排布置,拉筋間距不應大于600,直徑不小于Ф8;(4)抗震墻的邊緣構件包括暗柱(沿全高加密箍筋),暗梁,設置在墻的邊框位置和開洞周圍,具體配筋見規范;(5)盡量加強過渡層的構造措施,如能接受,可采取措施加大過渡層縱墻來抵抗平面外彎矩的能力;(四)板:(1)應采用雙層雙向通長配筋,且每方向配筋率不應低于0。??25%;(2)長寬比滿足:6,7度時不宜超過4,8度時不宜超過3,9度時不宜超過2。5,否則須驗算樓板平面內的抗彎承載力及其變形對整個結構的影響;(3)不宜開設大洞口,樓梯,電梯間的周圍應設置抗震墻圍成的筒體,且必須嚴格按照抗震墻的設計及施工要求進行設計及施工;(4)其外側邊緣應設置邊緣拉梁予以加強,拉梁可利用縱向框架梁或底部外縱墻,拉梁負筋至少應有50%且不低于0。??25%配筋率的鋼筋貫通梁全長。3。磚混部分:(1)關于構造柱:1)編號要清楚,凡有涉及該編號構造柱的圖紙中必須要畫其配筋大樣,且標明起始標高;2)構造柱縱筋不小于4Ф14,箍筋間距不大于200;八度超過五層采用4Ф14,即縱筋加大一級;還應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P76的要求,對角柱,邊柱從嚴要求;3)應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較大洞口(內縱墻,橫墻>=2m,外縱墻>=2。??4m)兩側應設構造柱;特別要注意:《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第7。3。2。5條)房屋高(度和層數接近限值時,縱,橫墻內構造柱尚應符合下列要求:a。橫墻內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層高的二倍;下部1/3樓層的構造柱間距適當減小;b。當外縱墻開間大于3。??9m時,應另設加強措施。內縱墻的構造柱間距不宜大于4。2m。(規范的7。3。2。5的"接近"是指達到《抗規》第7。1。2條表中限制的層數或差一層。)(2)根據各層板配筋簡圖人工配筋或調整自動生成的鋼筋(面積,規格,間距等),板厚與標高不同的板,板底鋼筋和上 部負筋必須斷開;(3)當有I,II級鋼筋混用時,應注意:板的鋼筋面積按照I級鋼筋計算;(4)板上下的鋼筋間距宜相等,或互為倍數,直徑級差均取一級,樓板的最小配筋率(ρmin=As/h)應按照規范取用;(5)負筋不宜過細,一面被踩塌,較大直徑的鋼筋不宜過疏,否則易開裂;(6)陽臺部分需要清楚表示截面大樣,其下面的拖梁和邊梁需要根據計算結果配筋,其大樣要注意與總體圖協調(如墻體和構造柱的有無等);(7)屋頂構架的梁,板配筋均可按構造配置,支撐構架的柱子從屋頂起,注意其與下部構造柱的銜接問題;(8)屋面屬于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區域,配筋間距宜取150~200,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溫度鋼筋,其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常采用拉通一半配筋面積,不足另加的配筋方法;(9)跨度小于2米的板鋼筋只需說明雙層雙向可用雙層雙向Ф8@200,坡屋頂由于梁數量較多,故均為小面積板,可用雙層雙向Ф8@150;(10)一些細部尺寸在"樓板模板配筋圖"中已經表示的,在"梁平面整體配筋圖"中可不再表示;(11)板中的各種負筋,由于板的計算跨度唯一,故負筋伸入板內的長度應相等,且應準確標出負筋端部到墻邊或梁邊的距離;(12)現澆挑板陽角加輻射狀附加筋;(13)配筋計算時,可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將板上筋乘以0。??8~0。9的系數,板下筋乘以1。1~1。2的系數。但是,按彈性計算的雙向板鋼筋是板某幾處的最大值,不必再人為放大,支承在外墻上的負筋不宜過大(一般板厚≥150時,采用10@200,否則用8@200;非矩形板宜減少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輕質隔墻下只有在垂直單向板長邊且不可能移位的位置,下面才加粗鋼筋以形成暗梁;(14)樓板計算時,磚混結構房間外墻(包括樓梯間墻)不應按固接計算,樓板邊支座應按鉸接計算;(15)雨蓬和陽臺的豎板現澆時,最小厚度應為80,否則難以施工;豎筋應放在板中部,當做雙排筋時,高度若小于900,則最小板厚為100,否則為120;(16)挑板鋼筋應留有余地,并應采用大直徑鋼筋,防止踩彎,應將挑板支座的負筋伸過全跨;(17)應注明施工質量控制等級;(18)多層砌體結構在抗震設防地區,樓板面有高差時,其高差不應超過一個梁高(當錯層樓蓋高差不大于1/4層高且不大于700mm)超過時,;應將錯層當兩個樓層計入房屋的總層數中。??當錯層樓蓋高差不大于1/4層高且不大于700mm,錯層交界的墻體,除兩側樓蓋處圈梁照常設置外,還應沿墻長每隔不大于2m增設一根墻中構造柱;(19)關于挑梁:1)陽臺挑梁有時與墻中的煙道矛盾;2)頂層挑梁有時為兩層板荷載,不能選用標準層的挑梁;3)挑梁外露與墻內部分標高不同時應注意梁在折角處的寬度及鋼筋錨固;4)嚴格控制挑梁埋入砌體的長度:即挑梁埋入砌體長度l1與挑出長度l之比宜大于1。??2,當挑梁上無砌體時,l1/l之比宜大于2;(20)圈梁兼過梁時,過梁部分的鋼筋應按計算另行增配;(第7。1。5。4條)(21)砌體結構的大梁,應根據《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6。2。5條設計。即:當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數值時,其支承處宜加設壁柱,或采用其他加強措施:a。??對240mm厚的磚墻為6m,對180mm厚的磚墻為4。8m;b。對砌塊,料石墻為4。8m;(22)凸窗臺板抗傾覆要計算足夠;(23)坡地上多層砌體房屋的層數和總高度計算的要求:高度,層數應從低處算起;(24)躍層住宅六層上躍層的樓梯,一般放在客廳的樓板上,而一般情況下其下又不允許加梁,可以在樓梯下加暗梁(板)的方法解決。??即:a。如果樓梯與廳的現澆板短向平行,可以認為現澆板的一部分也是樓梯的一部分,鋼筋疊加。但要注意疊加后的鋼筋間距不要過小。b。如果樓梯與廳現澆板長向平行,則于板短向在樓梯下加暗梁或板下附加筋。暗梁寬度或板下附加筋放置 寬度為局部荷載下的有效分布寬度(荷載規范附錄二)。??(25)縱墻抗震驗算不過時,可將內縱墻改為140厚的鋼筋混凝土墻,造價雖略增高,但可在建筑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使用面積;(26)樓梯間墻體水平支撐較弱,頂層墻體較高,在8,9度時,頂層樓梯間橫墻和外墻宜沿墻高設2φ8@500的通長筋,9度時,休息平臺處宜增設一鋼筋帶;(27)獨立梁的受力鋼筋均不得小于Ф14,Ф12一般用于構造筋及架立。

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 鋼結構網架設計

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實例手算與電算設計解析題(混凝土框架設計課程設計)

推薦閱讀:

鋼結構建筑一一碳減排的“優等生杭蕭(鋼結構 碳排放)

別墅設計公司排名前十強(酒店設計公司排名前十強)

三維鋼構(山東三維鋼構)

民宿設計師(民宿建筑設計)

工廠三維布局圖(廠區三維效果圖)

覺得文章有用就打賞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

微信掃一掃打賞

閱讀
分享